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全总监(中篇小说)连载十二

(2010-06-10 13:37:04)
标签:

文化

应顺安

安全总监

两位局长

中篇小说

处分

安全环保

石建龙

原创

分类: 中篇小说——《安全总监》连载

    6.22事故调查组的两位局长在省城参加了汇报会后,心情同样不好,原因是事故调查在关键问题上受阻,会议上领导明确指示加快调查进度,无形中给调查组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作为组长的劳湘,倍感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他们同蜀南公司的领导一样,会议结束立即赶了回来,再返回的路上劳局长给应顺安打了个电话,约他晚上一同吃饭。
    应顺安临下班前让办公室做了安排,并叫上过彭一同前往。根据两位局长的要求,地点被安排在了离公司不远的一家绿岛咖啡,座位是靠近里面角落的一张餐桌,应顺安和过彭一道先一步到达,他嘱咐过彭把一切安排的简单一点,他明白此时二位领导没有心事赴宴喝酒,只是想借此机会与他做一次沟通。
    二位局长准时来到咖啡厅,服务员按事先过彭的安排每人上了一杯咖啡,大家围坐在一起慢慢地品着咖啡。今天的咖啡好像格外的苦,并且每个人都如此,大家也就相对很长时间没有话,就像要从咖啡杯里寻找到各自需要的答案,但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还是佟局长首先打破了沉默,抬起头看了看应顺安说:“老应,情况就是这样,对公司,对调查组都很不利,现在没有别的选择了,只有加倍的工作,力争在短期内是事件调查有一个眉目,但是很难。这一点上我和劳局长的认识是一致的,调查组同公司一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把最后一句说得很重,应顺安听出来了画外音,是在埋怨公司没有应对好媒体,出现了新闻报道的事情,使大家都陷入被动。
    “是呀,老应,这两天我们局长对我的工作非常不满意,在汇报会前,星期日专门听了我有关调查组的工作汇报,他也感到工作的压力,省领导过问此事使他觉得有些难以承受,所以特意嘱咐我向公司领导转达,一定要和媒体做好沟通,不要再出现类似事件。”劳局长接着说。其实有些话已经没有必要转达了,汇报会前他和薛廷泉已经权门拜访过他们局长了。
    “请二位局长放心,我们公司已经召开了专门会议,对下面的工作作了部署,情况会有改观的。”此话一出口他就觉得有些违心,公司的会议根本没有讨论相关问题,做的只是领导自己想脱身的权益之计,不知公司刚刚做出的决定,传到调查组领导的耳朵里,他们会作何反应。
    这时过彭给大家上了些方便快捷的西餐,大家闷头吃饭,一会儿就吃完了。
    过彭又上了一壶茶,然后很得体的自己先告退,留下三位领导继续喝茶说话。
    “老应,事故调查真的陷入了僵局,调查很难进行下去了。”劳局长有些低沉的说,虽然比较暗,但应顺安依然可以看到他紧缩的眉头。
    “怎么,难道是公司哪里出了问题?”应顺安真的有些怕了,以至于说这话是有些怯生生的。
    “不,不,现在还不能这样说,只是遇到了小小的麻烦。”他继续声音不大地说。
    “老应,不瞒你说,破损管段的鉴定结果早在几天前就出来了,和我们大家预料的一样,是管子受损后在内部油品压力的变化下致使管子破裂,但我们检查了所有甲乙方的多家施工队,没有发现管子受损的记录,包括监理、检测方。”佟局长接过劳局长的话对应顺安说。
    此是应顺安并没有感到吃惊,这也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相信一定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要不然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他想到了张雪松、盖天勋,但马上又回到现实当中:“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他紧接着着问了一句。
    劳局长喝了口茶,看了看应顺安,一时没有说话。想了一会然后说:“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由于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从目前看没有触及法律的迹象,所以不能采取非常手段,我们的一些调查手法就显得单薄了许多,也就很难短期内查处事故的真相。
    这一点应顺安非常明白,只要司法不介入,事故调查的难度非常大,这也就是很多内部的事故不了了之的症结所在。看来真的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如果事故调查不清楚,那么对他尤其是对下面具体做安全工作和基层的领导无疑是一沉重的打击,他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这时,佟局长的电话突然响了,他拿起手机离开座位去接电话,说了几句后转身回来:“市领导在找我,说有些事情要商量,不好意思,我先走一步了。”说完他走出了咖啡厅。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连我们局长都没了主意,偏偏这时领导又过问此时,真有些令人难以招架。”劳局长望着门外一字一顿地说。
    “那么按以往的惯例,类似的事件怎样调查处理,总得有个方法借鉴吧。”应顺安此时心里也没了主意,安全环保工作难就难在这,一到有问题出现,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好像一切都是安全部门的事。应顺安拿起茶壶为老局长斟满水。
    “这你还不知道,调查结束后,无论结果怎样,先放一段时间,待风声过去了在不关痛痒地处理些人,马马虎虎掩人耳目就算了。可这次不行,省领导过问了,蒙混是过不了关的。”情况是这样的,别说领导不会放过,就他应顺安也绝不同意这一切不了了之。
    当下应顺安的心里很矛盾,首先他绝不同意此事故的肇事者游离于制度法规之外,作为主抓安全环保工作的副老总、安全总监,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维护良好的生产、施工秩序,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不了已然发生的,就要弄清真相,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出现。如果对出现的事件不了了之,对暴露出的问题得过且过,那么就是对自己的工作的一种否定,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所以他力主把事情调查清楚,这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另外一点,他也不同意无限制地夸大事件本身,有意让领导重视,其实是把矛盾推给了领导,领导一过问一定性,一切皆都变得棘手了,后果当然是有人会吃瓜落,也可能有人从中受益。所以他一定要把事情真相调查清楚,只是现在调查组没有撤走,他和公司不便出头,但他深信一切都能弄个水落石出。想到这他对老局长说:“局长,我想还是抓紧时间在把一些重要环节再做一次详细的调查,有可能的话多找一些人访谈一下,他们不会把一切做得那么彻底,总会留下一些线索,如果需要我们公司配合,我们责无旁贷。”
    “好,这正是我的意思,但不知薛总的意见如何。”劳局长虽没表现出来,但心里想的应顺安很明白。自打调查组进驻以来,薛廷泉很少与两位局长接触,一定是从级别的角度出发,觉得与他们接触多了有失身份,所以一切事情都交给了应顺安,两位局长有一些想法是一定的,只是希望不会影响到下一步的调查处理。想到这应顺安很真诚地说:“薛总也是这个想法,今天开会还提议交代我配合好你们的工作,我正是按着他的指示才表这态的,请领导放心,有事你就尽管吩咐。”关键是他还是要为一把手打个圆场,这是他的习惯。
    “那好,明天上班我们商量一下具体工作。”劳局长对应顺安的话还是比较满意的。
    又喝了会儿茶,二人见天色不早了,便起身离开了那家咖啡馆。

 

    上午,公司的安委会会议按时召开,会议按着薛廷泉的意见讨论了对6.22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几乎在没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会议作出给予5.26油库主任石建龙、安全环保部副部长冯树田记过处分,给予油库另外两位副主任和原5.26工程项目经理部安全环保办的两位工作人员警告处分。会议很快结束,薛廷泉要求立即行文上报,并安排张雪松和应顺安分别与冯树田、石建龙面谈一次,防止二人出现过激行为。
    张雪松回到办公室后没有马上叫冯树田过来,处理类似事件他还是相当有经验的,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他才打电话,从接电话的语气就可以判读出冯树田已经知道此事。他定了定神,没几分钟,冯树田气呼呼地敲门进来,从面部表情就看得出他非常激动。
    “小冯,来,来,请坐。”张雪松起身倒了杯水,放在了坐在沙发上喘着粗气的冯树田面前的茶几上。
    “张总,为什么只处理我一个人,难道其他人就没有责任?我想不通。”他气呼呼地说。
    张雪松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话,只是用手指了指茶几上的茶杯,示意他先喝水,仿佛在说等心理平复了再说话。
    大约过了有五六分钟,冯树田才显得平静了许多,手上端着茶杯有些委屈地看着领导。
    “小冯啊,我知道你此时心里一定觉得很委屈,谁都不想辛辛苦苦工作到头来受个处分,但安全工作就是如此,只要我们参与某项工作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就要担负一定的责任,所以一旦出问题就要承受像处分这样的压力,大家都如此。”张雪松故意用很沉稳的语气对他说。
    “张总,这些我都明白,但我还是想不通,那么多人那么多领导,为什么单单处理我一个人?”他的话显然是对机关而言。
    张雪松又站起为他杯子里加些水,放下杯子后又说道:“根据现场的情况看,事故很可能是施工期间遗留的问题,当时你是安全环保办公室的负责人,说你有责任不过分吧,所以公司作出的决定是没有错的,这一点你不得不承认,是不是这样?”他的话比刚开始语气重了些。
    “这些我承认,只是不该由一两个人来承担责任吧,这样不公平。”冯树田本想把话说得更硬气些,但一进门见到张雪松的那一刻,心中的那份勇气就消失的差不多了,毕竟他觉得张总有恩于他。
    “处理你们这几个人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事故调查的深入,会有更多的人承担责任,包括我都有可能为此受到可能比你还要重的处分,这一点是不以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张雪松一看时机差不动了,抛出了杀手锏。
    这时,反倒让冯树田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了,仿佛受处分的不是他而是张雪松:“张总,瞧你说的,我不是这个意思。”
    “小冯,你刚刚走上领导岗位不久,你还年轻,前途无量,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就头脑不冷静,这样会耽误你的前途。现在起你必须更加努力的工作,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我和公司其他领导都看好你。”张雪松又不失时机的为他拔了拔高,充分显示出了领导的工作水平。
    只短短的几句话,说的冯树田眼泪差点掉下来,看来领导还是很关心我的,遇到这事情算是天灾,只好认作倒霉了,于是他用一种感激的目光看着面前的这位领导,很动情地说:“张总,谢谢你关心我,这事我已近想通了,请领导放心,我会正确面对的,请转告薛总我会努力工作,尽快挽回影响。”
    接下来,张雪松主动与他拉起了家常,气氛也变得融洽了许多。

    几乎是同一时间,应顺安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回想刚刚结束的安委会会议决定的事情,在这次会议上他在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一是领导班子会议他已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当组织作出决定后,他就应该无条件的服从,这是组织原则。所以安委会上他没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也明白按着惯例有意见也是没用的,公司很多会议的议题都是按着薛总的意愿定的,几乎没有讨论的余地。道是会后让他找石建龙面谈让他有些为难,毕竟这事情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何况那天自己还和人家说相信组织,相信什么,连他这位副老总的话都不可信,他有什么脸面去面对石建龙。
    石建龙还是在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应顺安的办公室,他倒是很平静,应顺安觉得他甚至比他俩喝酒拿心情要好。见他进来应顺安起身要给他倒水,他拦住应总,自己倒了一杯水坐在了领导办公桌前的椅子上,见到如此情形,应顺安的心里略微宽慰了许多。
    “应总,公司的决定我都己经知道了,结果比我想象的要好,我也能够接受,请领导千万不要为难。”看到领导的表情,他就知道正为找他谈话而为难,所以为缓解气氛故做轻松的说。
    听到石建龙这样说,他觉得心里有一丝酸楚,但不宜流露,所以他也用平时一样的口吻说:“石主任,事情你都知道了,还是希望你能够理解公司和领导的难处,处分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大家能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正确对待吧。”应顺安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劝说坐在面前的这位部下,他又不能表露出领导班子会上自己的态度一样的情绪,用说服不了自己的理论去劝说别人,真的是一件比较难的事。
    石建龙真是有备而来,平静的就像在出席一次无关紧要的会议,静静地听领导讲话,眼中也看不到怨愤的情绪。其实他心里不是没有想法,不是没有怨气,可向谁发呐,发牢骚有用吗?这一点他非常清楚,于是他干脆对应顺安说:“应总,这事情就这样好吗?说点别的吧。”
    看到石建龙如此想得开,他也觉得不应该在谈这不愉快的事情了,于是想找些轻松的话题,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看着面前的石建龙,他怎么也想不起应该说些什么。此时此刻他真的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本应该尽快查处事故的真正原因,可现在面前横着一事故调查组,公司领导态度暧昧,有人甚至百般阻拦,这都给他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就使得他左右为难。想到这儿他还是问石建龙道:“看你对处理还有什么意见,还有什么要求,领导说过会尽量满足你。”他说的领导当然是薛廷泉,这是他特意交代过的,为的是不出现过激的反应,真是又要处理又怕出现意外,这就是领导当前心态。
    “意见我没有,要求道是有一个,那就是我希望能够把事故真相查清楚,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哪怕是我们的原因。”他的话里还是流露出了对处理的不满,足见基层工作压力有多大呀。
    “好的,我可以转告薛总,并以我主抓安全工作的名义表个态,我们会努力的,力争给你一满意的答复。”应顺安的话说的很客观,他知道目前的情况下,不宜把话说得太满。“
    “好的,那我就谢谢领导了,其它就没有什么事情麻烦领导了。”石建龙站起来做出要走的样子。
    应顺安走上前握住他的手,另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有,两位副主任的工作就靠你来做了,公司领导很忙。”他交代一下并没有人委托他的事情,他觉得应该想得更全面些。
    石建龙满口答应着走出了办公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酒歌(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