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把孩子视如珍宝,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宝宝,因此娇生惯养已经不足为奇。日常生活中,虽然家长已经给孩子备齐吃的喝的以及学习用品,可是很多家长还是面临孩子讨要零花钱的困惑。不给吧,怕伤感情,给吧,怕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外孙女学校旁边有两个小卖铺,每天到下学的时候,小卖铺里就被孩子们挤得水泄不通,小卖铺的买卖也就随之兴旺起来,买零食的、买玩具的孩子接连不断,这些小小的消费者稚气未减,花起钱来却大手大脚,很是老练,这样的情景,相信每一个接送孩子的家长都不会陌生。
就我家小外孙女来说,她一般早饭在家里吃,午饭在小饭桌吃,由于她性格的原因,吃饭慢,成了我们最头痛的事,在小饭桌吃饭,每天能否吃好、吃饱,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每天下学接她,都要问她中午吃饱了吗?现在饿不饿?每天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饿。所以,每天下学都要到小卖铺买她爱吃的零食,时间久了,她一出校门就直奔小卖部,形成了一种习惯。而回家后的晚饭她却不好好吃了。发现她的这个毛病,我毅然取消了下学为她买零食的习惯。现在每天接她。给她带一盒自制的草莓酸奶或者西红柿酸奶,既解渴也充饥。而她也不再要求我为她买零食了。

老人们常说:“孩子是无知的,所有的坏毛病都是老人们惯出来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能脱离钱而生活,孩子也不可避免地要与钱发生联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必需品到特别喜欢的,从想要的到可买可不买的,让孩子心里有杆秤,让孩子根据自身情况来做选择。如果怕孩子乱消费,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安全的选项,凡是那些合理的要求,例如买书籍、买学习用具,生活必需品等,都可以满足孩子并带孩子一起购买这些东西。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购买东西的能力。对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要严辞拒绝,并向孩子讲明道理。爸爸妈妈的钱也挣得很辛苦,你要懂得爱惜爸爸妈妈用劳动换来的钱。一般来说,上学以后的孩子,都能接受这些道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消费过程中,父母还应鼓励和启发孩子,用部分零花钱来表述爱心,如买小礼物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过生日,如将部分找零放入超市收银台边上的“希望工程募捐箱”,或者将积攒下来的钱买一个新书包送给“贫困学童”。相信这些爱心教育将在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中种下善良与分享的种子,等孩子再长大些,这些种子自然会开花结果。

很多家长让孩子做家务赚零花钱,(我现在也逐渐采用这种方法,表现好可以奖励购买图书)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明白,钱没有白给的,都需要用自己的努力赚取。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只要你付出,你就会有收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爱劳动、靠劳动赚取零花钱。比如:准时起床、收拾自己房间、帮助家长洗车、做家务、学习努力,等等。不要担心孩子会把一切勤劳行为都“金钱化”,父母只要注意正确引导就行。不要让孩子为赚钱而劳动,为赚钱而学习,而要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习中得到快乐,这样,钱的目的性就会被减弱。让孩子懂得,金钱靠劳动所得,是用来满足生活需要的。
所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并不是不可以,家长不要把钱管得太死,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而且正确地引导孩子,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合理花钱,如何把剩余的零用钱存到银行,让孩子从小学好理财,但绝对不可以让孩子在花钱上随心所欲。要给孩子通过花钱学会正确花钱的机会,允许孩子花错钱。让孩子在花钱的过程中,明白钱的来源和价值,让他知道金钱不是神秘的。

有了零花钱,“安全消费”的教育必不可少。孩子喜欢在小摊上购买散发出怪异香气和荧光的新奇文具,购买来历不明色彩俗艳的塑料玩具,购买会在舌头上“爆破”或把舌头染绿染蓝的糖,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消费已经伤害到他的健康时,一定要干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好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节约、勤俭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花钱,这对他们将来自立是有好处的。
感激《博海寻梦》圈笑靥推荐感谢客服博乐志翔蓝天核审本博上首页《青葱校园》栏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