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拥有传统美德
民族的繁荣,家庭的沿承,都是因为有传统美德和家规家训的存在。有句老话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凡是有所作为而又延续繁茂的家族无不在教育上有独到之处。
有人对美国十位荣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做了一次调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百分之八十的科学家背后都有一个更为深厚的家庭文化作为支撑,也许正是这样的起点,注定了他们的一生。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但是由于家庭精神不同,所以子孙的人生境遇也大不相同。

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中国古代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家。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诸葛瞻。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痛爱有加,从不娇惯放纵。他时常告诫儿子,要成才就要好好学习,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远大志向,不能懒惰怠慢,不能贪图安逸。诸葛亮既注意教育儿子树立志向,刻苦学习,又注意从生活小事上严格要求。为了防止儿子酗酒贪杯,放纵自己,诸葛亮写了《又诫子书》。他教导儿子,喝酒的目的是合乎礼节,交流感情,使身体舒畅。要注意节制,不要喝的酩酊大醉,不要达到神志不清的地步。诸葛亮虽居宰相之高位,却不多置田产,为的是让儿子丢掉依赖思想,自立于世。
诸葛瞻果然不负父望,成就了学业、事业。他17岁就当了骑都尉,后又升为军师将军。公年263年,领兵上阵,英勇奋战,以身殉职。
近来,由于社会的不断改变,家规家训、传统美德渐渐被淡忘,渐渐被挣大钱,上名校取而代之,尤其是富三代,他们的生活完全不需要自己创业来维持,家庭条件的优越,加上父辈、祖辈对子孙的过度疼爱,塑造出一个自我优越感极强的孩子。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勤奋好学的品质,一味追求娱乐快感和舒适享受。
家规家训、传统美德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家庭教育最重要、效果最持久的力量。如果一个家庭有严格的家训,孩子就能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克服困难,如果从小以传统美德为行为规范,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啃老族”,不会有“养儿不防老”的现象。而且在孩子们成长成材之路上,传统美德也能让他们行正坐直,少走弯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