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讲堂:有些话不要轻易对孩子说

(2012-02-21 15:37:02)
标签:

儿童发展

心理学

中科院心理所

杂谈

分类: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http://www.psychinese.com/uploadfile/2012/0221/20120221020213262.jpg 当你还在孩童时代,有没有父母或别的亲戚长辈的某句话曾无意间“刺痛”过你,让你至今还印象深刻,甚至耿耿于心?或许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多多少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吧。那么当你为人父母时,是不是该吸取经验和教训呢?

    当你还在孩童时代,有没有父母或别的亲戚长辈的某句话曾无意间“刺痛”过你,让你至今还印象深刻,甚至耿耿于心?或许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多多少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吧。那么当你为人父母时,是不是该吸取经验和教训呢?龅牙兔的幼教专家表示,孩童的心灵幼小而纯真,为免由此蒙上阴影,以下这些话切忌动不动就脱口而出哦。

    “你真笨”

这句话常被很多父母挂在嘴边,那究竟怎样算“笨”?别人都会走路了,而你还不会走,你就是笨手笨脚;别人都会说话了,而你还不会说,你就是笨嘴拙舌。为什么别的同学考试全对,而你总是做错题?还是你笨吧!原来“笨”是人为规定的概念,是同别人比出来的。

其实稍懂了点事的孩子最怕别人说他笨,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出错,学东西这么费劲,此时他多么需要自己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句肯定和鼓励。而当“你真笨”这冷冰冰的三个字从自己父母口中说出,孩子心里是多么难受!甚至会有不少孩子从此抱定“自己就是个笨孩子”的想法。

“打死你”

“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如今仍然在很多父母的脑海之中根深蒂固。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脱口而出一句话:“打死你!”殊不知,这类空洞的话语,除了降低父母的威信之外别无它用。因为这只是一句“大话”,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会真的将其兑现。而当他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也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于是,孩子也不会因此而停止他们的行为,反而他们的叛逆之心会被激起,“吃顿生活”之后,他们会更加“嚣张”地和父母作起对来。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这恐怕是家庭聚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了。除了父母,孩子姑姑、阿姨之类的亲戚也很喜欢用这个来逗小孩:“我好还是你妈妈好?”

孩子如实回答,招来一顿奚落,“我都给你买吃的了,还是你妈妈好?”孩子想想也是,她给我买吃的了,这是事实;妈妈好,这也是事实。究竟该怎么回答呢?不久,孩子就明白了:谁问就说谁好。于是,孩子还学会了奉承,大人爱听什么就讲什么,不用讲真话。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狼来了”的广为人知,使得有些父母至今还在拿“狼”这张王牌来恐吓孩子。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再不听话,把你送去要饭”、“让公安局来抓你”等。

婴幼儿正处在身体机能迅速发展的时期,恐吓会给孩子的精神带来压力,加剧内心冲突,使其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恐吓也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父母若常用鬼、坏人、狼等恐吓孩子,可能会令他建立条件反射,变得胆小、怯懦;恐吓还会令孩子产生错误概念,在他眼中,“狼”、“要饭的”、“公安局”等都令人恐惧,以后要纠正这个概念可就费时又费力了,所以父母千万不要为图一时省事而胡乱吓唬孩子。

“这么大了还尿床呢”

孩子尿床,是因为大脑负责控制排尿的神经尚未发育周全,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就会消失。这不算是什么大毛病,但孩子的心理负担却很重,他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由此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

因此要是孩子尿床了,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只需勤洗床单就行了。切记不要对孩子有任何埋怨,更不要将此事当作笑料到处宣扬。你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可能终生感激。

如此可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不但是婴幼儿教育者必须了解和具备的沟通技巧,更是广大家长朋友和准妈妈必须要学习了,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孩子背后的内心需求,可以了解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课程,全年招生在深圳有面授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