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边个?
(2012-02-10 10:49:08)
标签:
杂谈 |
电台节目中,某年轻女歌手大谈自己貌似哪些明星: 「有人话我似XX! 」主持人立即比较: 「系喎, 真系有五分相似!」女歌手沾沾自喜,然后又自爆还与谁相像。如此话题谈了十多分钟, 大家都在嘻嘻哈哈。笔者左思右想, 就是如何也想不起那位被访问的女歌手是甚么模样。
香港人有一股「联想瘾」。解说电影剧情, 他们可能半句也听不明, 但只要说「即系香港版既「xxx」呀」, 大家便会「哦!」的一声, 彷佛甚么都明白了; 面对选美会的佳丽们, 大家一定要靠「纯真版xxx」、「屋邨版yyy」来帮助记忆; 不少豪宅和商厦都借用外国著名建筑物的名称。或许真的有人认为, 买了九龙的「凯旋门」, 就等于住进了法国的「凯旋门」。
于是, 每逢认识一位新朋友, 大家第一件要思考的就是: 「他究竟似边个?」然后马上在脑海中进行「认人」程序。想到了,便立即大叫:「呀, 有无人话你似XX?」很多人就是以这种手法搭讪或打开问题。
但其实, 给人形容貌似那谁, 除了能获得一份荒谬的虚荣外, 根本一点好处也没有。即使有人说我貌似首富, 那又如何? 我会因此而发达么? 首富会因此跟我做朋友么? 说到底, 被人形容像某人, 可能就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自我个性, 在别人的脑海中不能构成独立的形象, 于是唯有借某某名人来帮忙。身为当事人, 还有甚么值得兴奋?应该要觉得惭愧才对。我们可曾见过「翻版xx」会取代「xx」的地位?因为你只是像他, 但你永远不会是他, 亦不能取代或超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