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新闻的视野

(2011-11-17 10:47:17)
标签:

杂谈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刚刚结束, 难得香港电视台愿意「落重本」派记者远赴夏威夷采访然而报导手法却令人相当失望。新闻片段里,记者先形容奥巴马如何「特地」走近胡主席,跟他握手 (片段有点像偷拍), 然后只见两人如何交头接耳(他们当时可能只是在说一些无聊话), 又用相当长的篇幅去研究「为何领导人影合照时不穿夏威夷恤?

 

香港电视台常以「没有经费」为理由, 不派记者去采访国际大事, 但即使去了, 他们亦只是以「花边新闻」的手法去报导。例如捕捉领导人与特首有没有眼神交流, 领导人有没有主动跟某权贵握手, 某热门人选被安排坐在甚么位置等等。无论那会议是在纽约还是北京、焦点是环保还是经济, 他们的报导手法也是如此。这些片段的「潜台词」是甚么? 非常显而易见, 就像办公室的女秘书, 煞有介事的跟同事们说: 「哎呀, 今朝我见到老板没有同总经理点头呀!」然后大家便八八卦卦一番。但不要忘记, 我们是在看新闻, 而不是娱乐新闻台。

 

当然, 我相信这不是记者的个人决定, 有「更高层次」的人物认为这才是香港人要看的新闻:「观众没有兴趣看那些, 想看的话可以看CNN! 问题是, CNN是说英文的嘛! 我们说广东话的, 可不可以争气一点, 做一些有视野、有深度的国际级采访出来么? 说甚么「国际大都会」, 但为何我们的新闻媒体仍然停留在40年前农村电视台的层次? 

 

想起多年前江主席在香港媒体前说的一句: Sometimes Naïve! 当时, 以至今天, 香港人都以嬉皮笑脸的态度去看待那番话, 或只当是一则笑话。于是多年过后, 香港的新闻依然是那么反智。不要怪时下年青人不关心世界大事, 甚么样的环境, 自然会出甚么样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多谢罗大佑
后一篇:压力从何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