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茶餐廳內,一名50出頭的伙計,一直倚著椅背,「偷窺」筆者手中的雜誌。見他態度友善,筆者亦無所謂。豈料,他突然拋出一句:「唉! 冇眼睇!」然後顯得一臉無奈。於是,筆者反過來跟他搭訕:「師傅,為何那麼唏噓?」他一笑,用手指著自己的眼睛:「我是說我「唔好眼」,你手中的雜誌,我只模模糊糊的看到圖畫,一隻字也看不到!」言談間,流露著無盡的嘆息。
早前在本欄寫了「見字就驚」一文,說時下學生只愛看圖,不愛看字,以至文字水平越來越低。這年代,想勸學生閱讀實在難乎其難,筆者授課,常常力陳閱讀之好處,學生大多是一邊點頭一邊打呵欠;若說甚麼「書中自有…」,還未說到「黃金」二字,已有學生大叫「老餅」;即使說完了,亦會有人問:「「顏如玉」」即是甚麼動物的肉?」然後嘻嘻哈哈;亦試過有學生當場駁斥:「阿Sir,我阿媽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喎!」。
只想說,凡事皆有限期。筆者近來也開始發現,視力與集中能力正在下降(或許是看得太多電子屏幕的緣故,以至提早退化),恐怕離「老花鏡」的日子亦不遠矣。看著書架上堆積如山的書本,真的擔心時間有限,力有不遞。總有一天,你和我也會像那名伙計一樣,縱想得知天下事,也非得靠問別人「上面寫著甚麼?」不可。與其到「無眼睇」時才恨自己「讀得書少」,倒不如趁少壯的時候多努力一點吧! 閱讀,是永遠不會嫌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