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邮票的背后
(2011-08-09 10:03:58)
标签:
杂谈 |
电台拍挡姚婷芝从澳洲带回一件手信, 令笔者惊喜万分。那是一包邮票, 每一个也不同款式, 每一个都打了邮戳, 而且明显是从信封上剪下来, 有些是白信封、有些是公文袋、航空信封等。
年少时曾经是狂热集邮份子, 每天一下课, 便马上跑到北角国都商场内某邮票社(好像叫「邮来邮去」)。身为一名穷学生, 当然买不起那些放在橱窗上或邮票簿内的精美邮票, 所以笔者最喜欢躲在邮票社那个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放着一个纸皮箱, 旁边有一纸牌写着: 「一毫一个」, 内里全是上述那些已用过的邮票。笔者每天在纸箱里「寻宝」, 能买到一枚或两枚, 已经非常心满意足。
当时心里很不明白: 为何那些邮票一点也不值钱? 它们是真真正正的被使用过, 打上邮戳, 每个邮票表面, 都有它的出发地, 出发时间, 背后则藏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可能是一封充满思念的情信, 可能是一张令人心寒的月结单, 可能是盛载着亲情的家书, 又或是一张风光明媚的明信片。写信的人当时的心情如何?
后来才明白, 原来只有未用过的邮票才会升值, 那些集邮人士着重的, 是其升值潜力, 而不是它背后的和故事。不过, 笔者还是爱其蕴藏着的人情味多一点, 所以, 用过的邮票, 请不要丢掉,不妨留下来, 寄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