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货币量词
(2010-12-10 11:23:45)
标签:
文化 |
有内地读者致函笔者,投诉香港人对币值的形容词过于复杂,令他一头雾水,更担心买卖时会被骗,有见及此,今天便和各位读者温习一下。
港府话的「蚊」,即等于中文的「元」字,据闻这是从「文钱」中的「文」字演变出来。「七万蚊一呎」即「七万元一呎」。但纯粹一个「蚊」字,香港人嫌太单调,于是再自创出多个莫名其妙的叫法出来,而一般来说,这些量词是以个、十、百、千、万等方式来区分的。
个位:「皮」,「五皮」即五元,但此字通常只形容到十,所以很少人会说「十一皮」(但皮字亦会用来形容「万」,下文将详述。)
十位:「条0野」(注意「条」要说得高音一点),「两条野」即二十元;亦有人会用「才」,但数字和量词之间,要加入一助语词「呀」,例如四十元,可叫作「四呀才」。
百位:「旧水」或再简单一点,一个「旧」字便可,「喂,仲差五旧!」即「喂,尚欠五百!」
千位:「叉0野」,很明显这是「千」字的谐音,「几叉0野」即几千元。
万位:又是用「皮」字,但一般会说成「皮0野」,例如「两皮0野一手」,即「每手二万元」;亦有人会用「鸡」字,「八鸡」即「八万」。
十万位:「个」,例如:「呢只金表值四十个!」,即「那金表值四十万!」
百万位:「百粒」或「球」,例如「六百粒」即「六百万」;「两球」即二百万。
至于千万位及以上,由于已脱离草根阶层的承担能力,所以并没有其它的量词代替,但近年通货膨胀严重,故不排除于短期内将有商关「新字」推出,到时再向各位同胞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