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台湾友人因工作关系移居香港,问他最难适应的是甚么,他说:「人太多!」他选择住在铜锣湾,以为出入和起居饮食会较方便。现在,他开始后悔了。
香港的市区,本身已经路窄人多,人车经常争路,即使政府将部份路段划分为行人专用区,但扩充了的路面,却变成了免租销售天堂,电讯商、健身室、地产商等推销人员,公然在人流最多的枢纽位置,架起桌子和「易拉架」,招徕生意。他们不单占据了大量空间,更不断向途人「拦途截劫」,挤迫的街道变得更加寸步难行,令人不胜其烦。年轻时或许还有少许兴致,为了凑热闹,走进闹市与人群搏斗,但今时今日,一看见人头涌涌的地方,我便开始恐惧。某周日到旺角,才走了半条街,已被人又碰又撞了十多次,手上塞满传单,鼻孔吸入大量食店的油烟味和汔车的废气,加上四处又吵又闹,还未走到街尾,已觉天旋地转,头昏脑胀,心想:「此地不宜久留!」于是马上逃离现场。逛街明明是一件赏心乐事,为什么会成了苦差?
事实上,身边的友人都表示,他们已很少到闹市或大商场,即使要去,也只会是「定点行程」,去完某商店或某餐馆便马上离开该区。细心留意一下便发现,星期天的旺角、铜锣湾、尖沙嘴等「重灾区」,都以游客为主,本地人则想尽办法逃到郊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寻找一些可呼吸的角落。可惜,香港面积实在太小,当我们「中门大开」的同时,我们亦渐渐变得无处可逃,难怪,这个号称「国际金融中心」及「旅游之都」的繁华富贵之地,人们都生活得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