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2010-06-01 02:10:54)
标签:
文化 |
早前在本栏写了「别问我是谁」一文,谈到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担演多重角色,感到困惑与艰涩。一些年轻读者们阅后感到惆怅又惧怕:「他日投身社会,是否就要变得那样假?」
我在文中所说的,是指用不同方式对待不同的人,这做法,不能一概称之为「假」,例如对老师要恭恭敬敬,对同学可以随便一点;跟妈妈和女友的说话方式也一定截然不同。又如写文章要用文字的逻辑,拍电影时却要以影像为主,亦要用到两种思维。这是人之常情,或因时制宜,而那个人,同样是真正的你,所做的,所说的,都是从心出发。
问题是,踏进社会,事情就复杂得多了。对手不再是纯真的同学、家人和爱人,而是一大班你永远不知是敌是友的人。为了谋生,亦为了保护自己,有些人的面具便越来越厚,面具的款式也越来越多,频频变脸,甚至于晚上回家,望进镜子,都分不清镜中那张是真正的脸还是面具。的确,这便会产生变得「假」或虚伪的危机。
所以,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忘记那只是一些所谓的「面具」,面具背后那副真我的面孔,仍然存在。脸相万千,仍没有忘记真我,仍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仍深知道自己所信和所爱的是谁,这才不至于迷失于不同面孔中,变成所谓的「假」。戴上面具并不可怕,当人最终成了面具的傀儡,这才最可怕。
*本文刊登在2010年6月1日香港东方日报<写意>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