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心》中的世界

(2010-10-08 19:40:51)
标签:

杂谈

读过许地山作品的人都喜欢他作品中素有的异域风格和宗教色彩,作为“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创作大将,他的小说是值得我们后人去思考的。有人认为他的小说并不多产,虽然有不少名篇,但几乎所有作品中的人物都得失随缘、逆来顺受,宗教消极思想过强,异域色彩过重。然而,这大概就是许地山小说的独有之处。在宣传其佛性人生的同时,我们会很自然的体味到他作品中人物得失随缘、逆来顺受的人生哲学中也多多少少蕴藏着某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坚强性格和生活意志,这些都曲折地表达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被伤害着的同情。

谈及他的小说,我们熟知的有《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商人妇》等,虽然这些都是其小说的代表作,然而我觉得《女儿心》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感悟《女儿心》中的世界。

《女儿心》故事背景和他大多数小说一样,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故事主要介绍了苦命女麟趾丧亲、寻亲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她先后遇到了好心人宜姑及其祖父,一班恶强盗,骗她卖艺的黄胜、杜强,将其占为己有的郭太子,直至最后,她遇到了她一直想找寻的亲人罗浮和尚。看麟趾的人生历程,是非常坎坷的,世道不轨铸就了她的悲剧。活于此世,她只为了她的“理想”——寻找仙界中的亲人,然而,故事最后并没有让她如愿以偿,虽则她认定罗浮和尚就是她的父亲,但却阴阳两隔。可以说,麟趾的人生悲剧就是动荡不安、人心丑恶的社会造成的。艺术生产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我想,《女儿心》中的世界不就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缩影吗?而从这缩影中,我们已可感知那时社会的复杂。

从思想上来说,可以说是多种思想的交织与斗争。文章第一部分中的乌太爷为了维护皇室尊严,不惜亲手杀死家中的一切活物,他用他的行动宣誓封建家族的最后地无力抵抗。“你想我底身份能够撇开皇上不顾吗?做奴才得为主子,做人臣得为君上。他们汉官可以革命,咱们可就不能。革命党要来,在我们底地位就得同他们开火;若不能打,也不能弃职而逃。”不就是封建残余思想的典型吗?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因一场革命而土崩瓦解,作为权贵阶层,是怎么也无法接收的。乌太爷用毁灭自身的方式殉节。同时,封建思想也在此时开始被革命思想冲击,封建根基已被动摇。典型的代表是那个“腰间三尺带是我殉国之具”的大吏。武昌竖起革命旗的那天他就将行李收束得紧紧地,领着家小回想避难去了。同时,故事的主人公麟趾也是这一类人。不过畏惧死亡自然是人的本性,她的逃离,也正是许地山“人的文学”的体现吧!在麟趾的身上,也有另外一种思想牵引着她,她始终相信找到神仙之后就可以和亲人相聚,而这种渴望,也正是小说情节继续发展的根源。她的这种渴望虽然是宗教思想的产物,但也正是这种思想才支撑着麟趾的前途,让她无论受多大苦难,都顽强地活了下来。

在人性方面,我们不禁迷惑。小说突破了中国固有的小说人物塑造模式,在作品中,没有塑造一个近乎完满的人物。《女儿心》中的人物,都是残缺的,这就比较符合实际,毕竟世界上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人性的百分之百的。宜姑虽然是中国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代表,但她在逃离强盗山寨时表现地是那样优柔寡断,最终恐惧让她放弃了逃亡,放弃了争取命运的权利。而后嫁于黑牛过惯了优越的日子后,却再也无力让自己返回那种朴素的农村生活。“你也许忘记了。你现在的地位不同,所以不这样想。假若你同我换一换生活,你也许也会想去找你那耳聋的祖父罢。”面对如此的疑问,宜姑只能用“唔,唔”来回答。也许这就是中国小农阶级局限性的客观表达。至于黄胜、杜强、郭太子,他们本就是社会丑恶势力的象征。不过他们这种势力之间也是存在利益纠纷的。这正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的真实写照。而廖成、黑牛人性转变也暗喻了社会的不和谐面。好人被逼着去做坏人,坏人又被逼成好人。至于罗浮和尚,我认为他本就不代表任何真实的人。小说结尾并没有交待他的来历,也不可能交待出来。即使他是麟趾的父亲,那也只能说明他曾是罪恶的代表。若不是这样,他又何必出家为僧呢?这是小说留给我们去思考的地方,也是小说主旨表达的关键性人物。但无论如何,他的身份绝对不是麟趾的父亲、罗浮和尚那样简单。

在社会势力方面,无论是封建官僚地主阶层还是革命党阶层,他们都是统治人民的“吸血”阶层。作为地主阶层的代表乌老太爷,家国之间,他选择了国,也为此,他不惜亲手杀害自己最亲的那些人。然而若非“吸血”阶层,他有什么权利去结束他亲人的生命?而郭太子呢?虽然他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欺压平民阶层的事实总不能演变。黑牛是革命党阶层的代表,从其出生来说,他就是“吸血”阶层出生的。成为革命党后虽然“绝不像从前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但从黑太太的装束上,我们不难看出黑老爷绝没少发战争财。

小说中最值得人去分析的莫过于麟趾这个人物形象了。许地山是花大力气去塑造这一形象的,自然也塑造的十分成功。首先,她是弱势群体,不然命运也不会这么离奇曲折了。然而,虽为弱势群体,她却从未放弃过反抗。逃出山寨,逃离黄胜,反抗郭太子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然后,麟趾是一个受到残害的女性形象的代表。她的精神从悲剧发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处于崩溃状态。她思念亲人,却始终无缘;她渴望过自己的生活,却几经周折,被人控制;她虽几次摆脱恶运,却始终无真正的去处。其次,麟趾是善良的化身。她没有伤害过任何人,而且,她有济人怀恩之心。黄胜虽待他不薄,但毕竟只是把她当作利益工具,而她却还是要寻找他,给他力所能及的报答。最后,麟趾还是智慧的化身。虽然文中人物并不像鲁迅先生写得那样麻木不仁,但都逆来顺受,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而麟趾在文中多次体现了自己的智慧,体现了自己的“人性”。

无论如何,《女儿心》中的世界是广阔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品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拷问《2012》
后一篇:分手那一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