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色蔬果“宝”健康;“贵”养生!

(2010-05-24 10:14:47)
标签:

饮食

养生

蔬果

维生素p

维生素a

健康

分类: 健康类

蔬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普通大众所重视了。蔬果的颜色取决于蔬果所含有的色素,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茄红素、花青素等,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7色蔬果“宝”健康;“贵”养生!

首先认识一下,蔬菜的成分的基本作用吧!

1、叶绿素与人类的血红素极其相似,具有补血作用,并且富含矿物质镁

2、叶黄素可合成视紫质,人体缺乏会导致视网膜黄斑发育不良;

3、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4、茄红素是很强的抗氧化物,但却是人体抵御心脏病、中风乃至癌症的卫士

5、花青素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接着,看看不同颜色蔬菜都如何保养身体的呢?

红色蔬果养心

红色食物大多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而且它们富含茄红素、丹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能辅助治疗肺癌和哮喘,很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假如你生来体质较弱,易受感冒病毒的侵袭,或者已经被感冒缠上了,红色食品会助你一臂之力。红色水果还有保护人体上皮组织,增强人体抗御感冒的能力。红色蔬果包含西红柿、西瓜、山楂、大枣、草莓、红薯、红苹果等。

黄色蔬果养脾

黄色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与维生素D。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两种矿物元素吸收的作用,进而收到壮骨强筋之功,对于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病有一定预防功效。因此,要多食黄色蔬果。黄色蔬果被人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脏,常食对脾胃大有裨益。黄色蔬果包含南瓜、菠萝、大豆等。

绿色蔬果养肝

中医所说的肝功能,除了肝脏本身的功能外,实际上还包括了精神活动调节、协助脾胃消化、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开窍于目,肝有病常会引起各种眼病。许多绿色蔬果是温性的,对肝脏十分有利,即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如韭菜、蒜苗、香菜、葱等。盖菜、西兰花、生菜、菠菜、卷心菜、大白菜、猕猴桃等绿色蔬果都具有润肝明目的功效。

白色蔬果养肺

肺是一个很娇嫩的脏器,它喜欢湿润不喜欢干燥。不注意肺的养护,就会出现唇干、口鼻咽喉干、咳嗽、手足皮肤干燥。白色蔬果包括、白萝卜、白梨、银耳、冬瓜、甜瓜、梨、菜花、莴笋等。

黑色蔬果养肾

黑色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此外,黑色蔬果中钾、镁、钙等矿物质的含量也高于普通蔬果,这些营养素大多以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食黑色蔬果有益于补肾,可明显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对治疗贫血、脱发、少白发等均有很好的效果。黑色蔬果还包括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

蓝色蔬果健脑

蓝色蔬果的主要代表是蓝莓,蓝莓中富含抗炎症及抗癌症的物质,有健脑的作用,可以帮助你增强记忆力。如果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常与蓝色蔬果亲密接触大有裨益。蓝色食品还包括海藻类海洋食品,其中的螺旋藻含有18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及9种维生素,具有健身强体、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美容保健、抗辐射等作用。海藻类食品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功能。

紫色蔬果护肤

紫色蔬果多含丰富的维生素P,维生素P能增强身体细胞之间的黏附力,提高微血管的强力,防止血管脆裂出血,保持血管的正常形态,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同时,紫色蔬果还有调节神经和增加肾上腺分泌的功能,保护尿道健康和记忆功能。紫色蔬果包括李子、梅子、紫葡萄、西梅、茄子、洋葱等。

蔬果色彩不同,所含的营养成分也各有偏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偏食,每天的膳食要把各种颜色的食物有意识地搭配起来吃,并注意饮食的酸碱平衡,这样不仅能刺激和增进食欲,而且还能避免因偏食而造成的营养缺乏症。色香味俱全,健康又美味哦!

 

 

 
喜欢哪种颜色的蔬果?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10-05-24 17:00    截止时间:2010-07-24 17: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