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饭店推出小盘菜 年夜饭响应“光盘”

(2013-02-01 19:58:00)
标签:

光盘

年夜饭光盘

我光盘我光荣

分类: 营养科普
http://s1/mw690/65bed03at7baa753efd80&690年夜饭响应“光盘”" TITLE="饭店推出小盘菜 年夜饭响应“光盘”" />

最近几天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各大酒店、饭店都在大力推行“光盘”行动,我光盘,我光荣。我理解的光盘有两种:一是当场“一扫光”二是“吃不了兜着走”。如果从健康的角度我们当然提倡“一扫光”可以避免二次加热带来的安全隐患。

 

如果能从源头厉行节约,正确引导消费者文明、合理就餐,无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今早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天津很多饭店推出小盘菜,从原来的12寸盘缩小为如今的7寸盘,菜肴的种类也丰富了很多,当然价格上也大幅下降,据记者调查这些饭店的年夜饭预定已经满席了,看来这种做法还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从源头上响应“光盘”的行动一定是一种明智的与时俱进的做法。

 

【舌尖上的浪费】太可怕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6月13日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这些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相关数据:中国人每年的餐桌浪费达2000亿元,几乎倒掉了2亿人一年的口粮,中国从一个粮食大国上升为浪费大国,作为一名营养师,我的心情很纠结。

 

年夜饭【光盘秘笈】

饭店“光盘”最光荣

点菜数量是关键

年夜饭是和家人一年一次的团圆饭,我们要本着不浪费钱还能保证家人健康的原则来点菜。在预定年夜饭之前我们先到饭店了解一下该饭店餐盘大小和菜量多少,因为响应“光盘”行动,好多饭店也推出小盘菜,我们也可以参考,一般以【一人一菜】为宜,凉菜数量约为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叶菜类(乌菜、油菜、韭菜等)最多选一个,因为毕竟是在外就餐,我们要考虑卫生和农残的问题,饭店一下做那么多酒席,不可能把你点的菜单独拿来冲洗。有的饭店会在春节期间推出特色菜,我们可以请服务员比划一下特色菜餐盘大小,然后根据自己的就餐人数来选择。

 

上菜次序顺口溜

你好请上一碗汤  全家老少尝一尝

清炒西芹与豌豆  凉拌木耳和菠菜

紫薯山药和玉米  人人来点齐分享

清蒸鲈鱼味道鲜  老人小孩吃的欢

红烧牛羊或排骨  你我都夸味道美

清炖一个大杂烩  豆腐白菜和蕈类

白灼龙虾清蒸龟  男男女女笑成堆

 

以上我只是打个比方:以10人10个菜的标准来点的菜,一汤一主食2个凉菜3个素菜3个荤菜。汤可以是鸡汤、鸭汤、番茄蛋汤、牛肉羹、银耳枸杞莲子羹等根据自己或家人喜好来选择,汤最好放在饭前喝,这样一来暖胃,二是可以减少食量。西芹、豌豆你也可以换成紫茄、荷兰豆、豇豆、西兰花都行;凉拌菜的木耳和菠菜也可换做茼蒿、胡萝卜丝、皮蛋、韭菜拌绿豆芽;紫薯山药和玉米是用薯类来代替主食,薯类的热量低,营养价值高,还有一定的饱腹感。如果家人喜欢粗粮窝窝头、蒸包子、饺子之类的也是可以选择,最好不选白米饭。考虑到老人、孩子鱼类要选择刺较少的,清蒸、清炖都是不错的。红烧牛羊或排骨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样,也可以选择饭店的特色菜来代替。大杂烩也是很好的,可以放任意想吃的蔬菜和豆制品,最好不要重样的。白灼虾和清蒸龟同样可以用其他类似的菜或饭店特色菜来替换。

 

我相信这样的点菜和上菜法不会让你列入“剩菜”一族的,如果光盘成功,合影留言,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厨师看到光盘心里也会发自内心的高兴,这说明客人对他们手艺的肯定。

 

自家年夜饭

一般我们年夜饭都会和老人或父母一起过,在家制作年夜饭不太容易实现“光盘”,因为孩子说不定一年才回来一次,父母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给孩子品尝、宁愿剩菜自己慢慢吃,也不愿看到桌子上吃的空空的,还有自己人的厨艺肯定比不上专业厨师,味道、色泽、搭配上是有差距的,但是我们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尽量实现“光盘”,重在参与嘛!

 

温馨提示:如果实在做不了“一扫光”族,要“兜”着走,请参考营养师杜婧的“如何打包才健康”

 

参考资料:

[1]舌尖上的浪费,大家怎么看[J]重庆晨报 2013年1月28号

[2]王旭峰 直面上班族健康危机[M]星球地图出版社

[3]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人民出版社

原创博文

三级营养师:李丹丹

新浪微博:@李丹丹营养师

腾讯微信:李丹丹营养师

QQ:4691584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