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师友们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散文 |
啊
今年,是龙腾虎跃的龙年,也是师友们煥发龙威,夺取創作的丰收年。许多人不但争相出集,而是一出就象砖头一样的厚实,令人羡慕。
今天又从思逊老师手里,接过厚达355页的续集“思逊随笔” 和他主编的295页的“何市风情” 两本书,止不住满心喜悦,脱口而出:“哇,这么精美厚实的两本书,得花多少钱啊”。 思逊老师笑着说:“也不多,就那意思”。
和我一起去拿书的老头也乐呵呵的说:“这种傻话,也只有她这个傻人才说得出来,知识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你能学到许多的学问,比钱的作用更大。”
思逊老师是个学识渊博,形象十分儒雅的人。曾经获得他不少的帮助,读他的书,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别人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捧着师友们一本本书,我不禁想念着多年未见的具有军人豪爽脾气的李瑞昌老师,性格耿直的杨曲老师,大好人孙贻荪老师等等人来……。
李瑞昌老师,是自贡市文联主席。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工作,献给了业余作者。为开拓作者们的视野,他组织作者走出市门,去宜宾,去长庆兵工厂,去乐山等地参观学习交流,那时的改稿班研讨班,让人记忆犹新。我们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新作品不断,直到今天许多老作者,都还念着他的好。他在作者心目中,是有大贡献的长者。那时的作者,不是一年只参加一次年会,交流作品的机会很多,作者一个个都充满创作激情,十分活跃,作品也走上了省级国家级刊物,李瑞昌老师功不可沒……
杨曲老师,是市文化馆馆长。读了我在《自贡文艺》《盐都艺术》《星星》等刋物上发表的作品,他对我说:“秋枫,你想过沒有,在写作这条路上能走多久走多远?除了诗歌散文,你想过探索其它的路子吗?要我说,写诗你写不过你们加建老师,写小说赶不上廖时香,还是多尝试一下其它写作形式,找出你的新位置,走得更宽更远,才是上策。”
由于牢记杨曲老师的教导,才有了我写纪实文学的新开始,才有了《舞场心态录》《有情人难成眷属》《第二青春期的女人们》《当爱人有了舞伴后》《丈夫不在身边》《冲撞》等等几十篇反响较大的作品出现。
为了得到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我幸运的结识了许多各界朋友,采访了上百有故事的人,他们开玩笑说:“我们都是你的素材” 对这些朋友,我也要由衷的说声谢谢,是你们令人感动的故事感动了我,感动了许多读者。一个中学的韵琴老师,告诉我:“虽然沒被采访,但读了第二青春期的女人们,很有同感”
当年,思逊老师就叫我:“秋枫,把你的这些作品打出去,走向广阔的天地,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可能戒于一稿两投吧,我沒有再往外地投稿,也沒想到多找几个稿费,才更对得起自己那些日晒雨淋忍饥受渴的奔波。
孙贻荪老师,在当年已是著名诗人了。就是他陪着作编揖的李加建老师,一起来我单位找我,使我同时认识了两位箸名诗人。但在我们心里,贻荪老师却更象一个为朋友尽心尽力,凡事为他人着想的热心人,一个待人亲切热情的大哥哥。
在我为自己的写作沒获得突破而苦闷的时候,他鼓励我说:“别着急,慢慢来。不怕慢,只怕站。只要继续走下去,就会有突破就会获得收获的” 他的鼓励,感动鞭策着我。我称他为,夏天的一片绿荫。在他家蹭饭的温馨,我直今未忘。不知在成都定居的他,可安好,隔山隔水只能常常挂念在心了。
对这些老师,以及给我通信多多,鼓励多多,却未曾谋面的星星诗刊编辑白航老师的许多无私的帮助,我无以回报,只能在此诚挚的说声:谢谢,并祝好人一生平安长寿。
2012-6-7
2013年发表于<<龙乡文学>>秋之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