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辅导(3)
(2012-11-21 16:44:51)
标签:
教育 |
方法论
教学目标:
1.形成概念:学前特殊儿童的生活保健的定义;感觉统合定义;游戏治疗的定义;综合干预的定义。
2.领会:学前儿童语言矫治的含义及要求;行为矫正的含义。
3.应用:游戏治疗的功能及主要流派;综合干预的原因及作用;科学的学前特殊儿童训练及教育方法;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4.综合:学前特殊儿童的生活保健的策略;学前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策略;行为矫正的综合应用;学前儿童语言矫治策略;学前儿童游戏治疗的策略;学前儿童综合干预的策略。
教学重点:学前特殊儿童的生活保健、学前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学前儿童语言、学前儿童游戏治疗、学前儿童综合干预的策略、行为矫正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学前特殊儿童的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雯雯,女,4岁。记得雯雯上学期上艺校班的时候,每回我去接她去上课,她总是哭着不肯去,无论你怎样哄她她也不肯,甚至要自己班级的老师陪着她一起去上课。后来了解到雯雯是一个体弱的孩子,稍有身体不适或者家中有人,就不来幼儿园在家休息;另一方面由于是祖辈照料孩子,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使孩子缺乏了与同伴交往,造成了胆怯的心理。
(提出中心问题)
请提出运用正强化的方法对该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方案
(展示论证新知)
首先要选定一种具体的行为作为目标行为,具体的行为应该能被客观地控制,观察与评价行为的改变,能反复对同一行为进行强化,直到该行为明显增加为止。
其次是选择正强化物。
最后是实施正强化。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1.正强化实施前,把计划告诉被矫正者,以期取得其积极配合
2.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后立即予以强化,不要延搁很长时间
3.给与强化物时,要向被矫正者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
4.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要结合其他奖励,如口头奖励、拥抱等
5.为了阻止饱厌情况的出现,矫正者在每次强化时只给与少量的正强化物。当一个行为多次以我们所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就应该让被矫正者逐渐脱离程序。
(尝试应用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哪种是消费性强化物()
A.游戏
2.在一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率会降低,被称为
(
A.正强化
(创设问题情境)
PPT:案例2
“卡洛琳,赶快起来!这样会让别人取笑。让你马上起来!” 三岁的卡洛琳继续躺在地上拳打脚踢、哭闹着。老师试着要将卡洛琳从地上抱起,但直到他的小腿被踢到后才成功。卡洛琳僵直身体拒绝被制止,她一直尖叫、拳打脚踢。
这时,有几个儿童和大人在一旁看,另一位老师严厉地说:“卡洛琳,马上起来,别胡闹啦!” 卡洛琳仍继续哭闹,最后经两位老师的努力了好几分钟后,卡洛琳渐渐不哭了。老师们松了一口气,知道这宁静只是暂时的,待会儿卡洛琳很快再发脾气。
问题:
假定您是卡洛琳的幼儿教师,您是如何干预卡洛琳的发脾气的不良行为
(展示论证新知)
(一)行为描述
该儿童经常发脾气。
(二)行为观察
1.该儿童常在在什么时候发脾气?
2.该儿童对谁发脾气?
3.在该儿童发脾气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4.在该儿童发脾气时,他在做什么?
5.通常该儿童如何破坏玩具?
(三)后果的探讨
1.发脾气的该儿童已发现这样的行为是引人注目的有效的方法。
2.一旦孩子发觉发脾气是有效的方法,他会更经常地一再重复该行为。
(四)变通策略的思考
1.教师和课程的设计应尽可能鼓励孩子独立。
2.针对幼小儿童,应该在他一开始发脾气时,就有意忽略以阻止这种行为 。
(五)目标的叙述
目标是让该儿童停止发脾气,并学习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六)程序
1.定义“发脾气”行为。
2.确定行为基准线,把该儿童破坏玩具的次数记录下来,并找出该儿童破坏玩具的频率。
3.确定行为矫正方案。
(1)孩子发脾气时有意忽略这种行为
(2)时常增强适当的行为
(3)帮助该儿童寻得可接受的变通方式来回应情绪
(4)继续记录这种行为
4.维持
继续增强适当的行为,特别是以可接受的方式处理困境时的行为。
(激活旧知识)
对儿童不良行为进行干预时遵循的步骤
1.描述一个特定的行为
2.观察这个行为
3.确定行为基线
4.制定矫正方案
5.维持已经建立的行为
(尝试应用练习)
填空题
1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被强化行为的量和质的不同,可以把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创设问题情境)
男,2007年9月22日出生。主要表现及基本情况: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兴趣狭窄,不与别人玩耍,不喜欢玩玩具;对家庭装修用的电动工具却很精通,能自己装、拆儿童的三轮车;对成人的问话不能理解,只能简单重复,记忆力好,对电话号码、电视广告语等能熟练记忆;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用咬人、踢人等方式来伤害他人,不能适应正常的集体生活;老师反映他行为刻板,在语言、交往等方面有问题,动作发展不协调;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孩子不一样,看旋转的东西发呆,要求家人坐固定的座位、穿固定的拖鞋,拒绝环境的变化及一切新东西,表现出强烈的念旧情怀;母亲孕期除环境不熟悉、营养欠佳、被动吸烟外一切正常;个案系足月顺产,发育基本正常。一岁半走路,两岁说话,语言发育欠清晰;一岁到两岁期间几乎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缺乏母爱,身体素质差,经常感冒、发烧。
(提出中心问题)
请针对该儿童提出游戏治疗的方案
(展示论证新知)
PPT:游戏治疗的过程
1.第一次面谈
2.建立关系阶段
3.评估与诊断
4.治疗阶段
5.结束阶段
游戏治疗的方法
1.绘画游戏
2.沙盘游戏
3.布偶剧
(尝试应用练习)
选择题
1.给游戏治疗定义为:是一种以心理动力与发展为原则的心理治疗法,以缓和儿童情绪方面的困扰的学者是(
A.美国学者Reid B.台北学者何长珠
2.采用一些投射性、表达性的技术,使儿童以一种非威胁性的、有趣的方式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的游戏治疗方法是(
A.格式塔游戏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