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人曹新年拓展内涵把年画做细做精

标签:
文化 |
老艺人曹新年拓展内涵把年画做细做精
2013-03-11中国文化传媒网
核心提示:《天官赐福》、《刘海戏金蟾》、《三娘教子》……熟悉年画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朱仙镇年画的代表作。然而,在曹家老店里,除了这些经典作品,装裱一新的《五牛图》、《四美图》、《水浒一百单八将英雄谱》、《新汴京四景》这些罕见的木版年画作品让不少人耳目一新。
《天官赐福》、《刘海戏金蟾》、《三娘教子》……熟悉年画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朱仙镇年画的代表作。然而,在曹家老店里,除了这些经典作品,装裱一新的《五牛图》、《四美图》、《水浒一百单八将英雄谱》、《新汴京四景》这些罕见的木版年画作品让不少人耳目一新。3月5日,记者走进曹家老店,感受百年老店在传承中焕发的新活力。
说起曹家老店的辉煌历史,曹家老店现在的掌门人曹新年如数家珍。“清末便有民谚说,朱仙镇有三宝,曹家年画,何家鞭炮,玉堂豆腐干。”曹新年乐呵呵地说。如今,很多老店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土里,曹家老店凭借强大的生命力,在曹师傅的辛勤经营下,重新焕发了活力。
“我太爷爷和爷爷那辈,是家里木版年画生意最好的时候。随着时代发展,曹家老店木版年画和朱仙镇其他老店的木版年画一样,曾一度销声匿迹。上世纪80年代,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始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我自小就跟着爷爷学习年画的刻印技术,再加上酷爱美术,1992年高中毕业后到当时的年画社学习木版年画的雕版、印刷。”曹新年说,一直到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老字号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曹新年担起了重建曹家老店木版年画的重任。如今,经过曹新年和其爱人万秀华的整理和挖掘。朱仙镇曹家老店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又焕发了昔日光彩,其制图工艺、熟板工艺、雕版工艺、制色工艺、水印工艺、施染工艺在当地都屈指可数。
然而,仅仅恢复传统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在曹新年夫妇看来还远远不够。20多年的木版年画制作生涯让曹新年深深感到,对木板年画简单的复制是没有意义的。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充分挖掘木版年画的内涵,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才是恢复和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精髓。
“传统朱仙镇木版年画通常以单一人物为主题,甚至连画面背景都没有。如果能把一幅一幅木版年画连起来做成故事,可读性和欣赏性岂不更强?”曹新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2010年,根据《水浒传》话本小说,曹家老店创作雕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长卷《水浒一百单八将英雄谱》,栩栩如生的木版年画让人感受到了人物的活力。同年,应徐州工程学院美术学院邀请参加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该店雕印的木版年画《复制的力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而由万秀华结合工笔创作的木版年画《四美图》也成功入选首届全国农民绘画展。2012年,由曹新年夫妇跟随时代变迁创作的《新汴京四景》荣获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菊花题材工艺美术一等奖。
“只有在传承的同时与时俱进,朱仙镇木板年画才能真正被世人所接受。”曹新年认为,未来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除了拓展收藏品市场,更应该扎根民间,走民俗的路子。“以前木版年画是贴门上的,现在人们更喜欢做室内装饰,而且对产品的精细化要求更高。这个创新空间很大。我们应该将工笔、白描等传统工艺和朱仙镇木版雕印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挖掘它的内涵,把朱仙镇木版年画做细做精。”他说。
文章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