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积智
夏积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226
  • 关注人气:5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乡(2015年7月4日)

(2023-08-18 10:56:30)
标签:

陈年旧事亦如歌

                                     望     
                                                   --悼念老母仙逝10周年
                               
                                
  

    安庆,是我的故乡,一个濒临长江的城市,生我养我的地 方。人们都说,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乡。我每次回老家,都是这样的心情。母亲在的时候,到了安庆,就像到家了。那时,我的家,好像不在北京,一直都在安庆。老母去世了,回老家,总是默默思寻她老人家在世时的一切。所谓“望乡”,就是怀念故乡,怀念老母亲啊….…
    老母陈翠华,6个月大时抱到夏家来,做了童养媳。在夏家, 整整九十余年啊!她既做家长,又做“保姆”。是我们所说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典范。她只念了小学四年级,能看《西游记》、《水浒》《红楼梦》这些大部头小说。在北京,孙女儿在老人家面前背英语,还能赳正孩子发错了音的单词。与老父亲,也是相濡以沫的一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夏天晚上,在永安街6号的大门外乘凉,一个吹笛子,一个唱小调,四邻皆羡。伺候婆婆,比亲生女儿还亲。现如今,我很难看到对老人那么尽孝的人。何况,她还是一个抱来的童养媳。1960年,我考上了大学,天不亮,清晨4点钟,送儿子到长途汽车站。上车后,看着她在那儿摸眼泪。我到北京工作,她和老爸来过北京几趟。现在,我十分后悔。那时,我怎么就只知道忙工作,没有想到今天为没能很好地为老人尽孝而后悔呢?2005年,我在成都出差,接到老人家仙逝的消息,立刻回京,并于第二天就赶回老家安庆。已经没有用了,大事都办完了。据讲,老人家走时,不显痛苦,一觉睡着了,享年93 岁。老人家走了十年了,十年以来,每每回老家,总要怀念、追思她和老爸在老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音容笑貌,刻骨铭心。今年夏历端午节前(逝世那日是2005年6月12日晨4时许),是老母仙逝十周年的纪念日。我回到老家安庆,和弟弟妹妹他们三家人一起,到老人墓地祭拜。老姐姐是个孝子,也83岁了,最近还装了支架。她的家在南通,一而再的说要到安庆来给妈妈磕头。是我们做弟妹的打短,不让她来。所以,我还替姐姐磕了三个响头。恰好,老父亲,仙逝也有 28 年了,又遇上“父亲节”,我们大家也给老父亲祭拜磕头。
    安庆,这个临江城市,--我是在这里喝长江水长大的,更是父母亲在此抚养我长大成人的。“饮水思源”,特填《江城子》一词,以纪念这个日子。是啊,父母的恩情深似海,我们做儿女的任何孝敬,都不及此情的万分之一!在祭拜老母仙逝十周年之际,我祝愿老母,在天国,享受快乐!
             

                                   江    城   

       
          昨夜一梦忽还乡,天恩堂(1),永安街(2),试着 打门,        两眼泪汪汪。是在断肠处,世间无处觅慈颜。已惊醒,倍慌          张。     都说老母是家乡,九十娴,自难忘。 一世清苦,只为        儿孙忙。料得十年天堂里,享极乐,赏荷香。

                                (2015年6月22日,这天夏至,于安庆;
                                  7月3日作文字修改,于北京)


      注: (1) 天恩堂,安庆圣公会的机构。解放以前,夏家住这                        的门房(传达室)。
           (2) 永安街,天恩堂附近的街道。解放以后,天恩堂的                       住房被教会收回了,夏家只能花钱在永安街租房子                       住。具体地址为:安庆市永安街6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