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超日公开招标重组方20天,最终是以无人投标而结束。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无人投标,两种可能:A无重组方、B有唯一重组方。
假如A无重组方,那么公司总部公开招聘1000人加班加点(招聘中指出12小时工作时间)赶单子的情况就无法解释、那么媒体之前报道的所谓多位行业人士称三家企业为超日代加工重组方结算的报道的造谣程度就高到无法理解了。
假如B有唯一重组方,那么唯一重组方在明知道没有其他竞争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投标,选择接下来的逐渐出方案模式更为科学。无人竞争,也恰恰说明了重组方甚至已经将重组做实,就是说有可能和媒体报道一样,7月接触,8月开始为超日寻找了订单并结算,9月份开始公开大批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无人竞争了,毕竟都是同行,重组方和超日已经木已成舟,为何要破坏好事?
所以逻辑判断的答案是,无人投标背后更可能的是已经确定了唯一重组方。
那么为什么要公开招标?
我的理解是:
(1)上海政府办事扎实,公开招标可以避人闲话,根据报道唯一重组方确定之前至少有过其他两家意向重组方也在谈判,最终可能确定了目前的重组方,但是为了更为公开化,选择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避闲。
(2)在出资人会议和债权人二次会议还没召开之前,公开招标又流标给市场超日无人重组的印象,从而更有可能降低债权人的清偿率,也更有可能剥削出资人的股份。
流标只是现象,背后更为真实的情况并未公布出来,静等消息。
按照上述逻辑判断,这么一流标,其实重组更进一步,超日和重组方可以公开在一起结婚度蜜月了。
大致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