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宝硕新成立的两个地产孙公司,一个叫宝硕新鼎,一个叫宝硕锦鸿。
河北工商局企业查询“保定宝硕锦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保定宝硕新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得知,这两个公司都是2013年10月18日注册成立。
我们一起看看两个孙公司背后隐含的故事:
(1)注册时间:2013年10月18日注册成立,那么开始注册应该是9月份,甚至是8月份的事情。这个时间段恰好是ST宝硕8月21-9月25日的停牌时间段。基本上说明了8月份开始,公司就已经开始运作拿地了。而当时的停牌,其实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能是之前的什么化工资产注入了,因为运作时间根本来不及保壳,而且污染的大问题上和目前的环保国策冲突太大。预期之内的增发才是当时的必然结果,增发6000万股十分的合理,实现了大股东40%的控股。40%控股是新希望最初收购股份的时候定下来的事情,本来破产处的4000万股是属于大股东的,但是这4000万股按照当时的文件是必须化工资产注入后才能拿到,可惜2012年方案被否,化工资产进不来,大股东和政府应该是达成了某种协议,4000万股也基本上被卖光用来还债了。于是在地产方向明确之前,大股东开启了这次40%控股的增发。40%控股是一个拥有绝对发言权的持股比例,如果2012年有这样的控股,当时的增发就不会被否,大股东心里明白。
(2)注册名称:一个“新鼎”,一个“锦鸿”,大家查查新希望地产的楼盘名字,商鼎国际、中鼎国际,锦官新城、锦官丽城、锦官秀城。有意思吧,商鼎和中鼎之后是新鼎,三个锦官之后是锦鸿。这说明,宝硕地产项目背后运作的其实是新希望地产,而且也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新希望地产来开发宝硕接下来的这些项目才可能有人买,否则区区两个注册500万的地产商开发的楼盘谁敢买?
关于ST宝硕未来土地资产如何走向,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大致上能想到的几种方向:
(1)新希望地产借壳ST宝硕实现上市,目前的地产政策似乎是允许增发、重组和借壳了。
(2)ST宝硕依靠新希望地产先开发项目,从而成为一个新希望地产的上市子公司,然后通过增发,实现新希望地产上市,这条路比借壳简单。
(3)ST宝硕继续走新希望化工整体上市的路,将地产项目在合适的时候出售给大股东;或者采取资产置换,即拿400亩土地无形资产和大股东的化工资产进行置换,这条路也是比之前的直接增发要好走。
至于其他的非主流方向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但大致上未来的ST宝硕要么就是新希望化工,要么就是新希望地产。
个人比较看好新希望地产借壳。因为化工资产目前的局面看盈利能力已经无法实现整体上市,而且对于整个新希望集团地产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40%以上,相对化工,地产更重要。2008年新希望地产也曾经尝试过借壳上市,但是因为2010-2012年地产政策处于寒冰期,借壳上市也就被抑制住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