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话“师生情”

标签:
端午粽毕业二十多年学生惦记悄悄塞到受之有愧 |
分类: 生活随笔 |
端午节,粽子飘香的节日,年年都过端午节,今年端午不一样。
有一个博友曾经这样对我说:“老师的孩子最多!”今年我是真正体会到了:自年初与分别二十多年的学生聚会以来,每逢佳节都有孩子们的问候。
夜深了,我还在网上,突然一张纸条传来,是刘斌写来的:“老师,这么晚了,你还在网上,早点休息。”读着学生传送过来的纸条,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母亲节的那天,学生施海特意到我家来看望······
端午节前夕,吴昕来了,她给我送来了“端午粽”与“端午茶”。前天一下班,她就从单位急急忙忙赶过来,为的是让老师在端午节吃上新鲜的粽子,喝上清热解毒的“端午茶”。
捧着吴昕送来的粽子心情好激动,我捧着的分明是孩子的一片心哪!吴昕——当年那个大眼睛的小姑娘,曾经的班级小干部,离开我升入中学时才十二三岁,如今已经是孩子妈妈了,毕业二十多年了,难为她还惦记着我,人生在世难道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儿了吗?
吴昕对我讲她的读幼儿园的可爱的女儿的故事,讲她的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和妹妹的两个孩子的事情,还讲困扰着她的问题:快读一年级的女儿到底是上公立小学好呢?还是上私立小学好?
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转到了端午节,吴昕回忆道:读一年级时,端午节前妈妈在家里包了许多粽子。端午的早晨,她对妈妈说想送粽子给他们班的杨老师和蓝老师,妈妈拿出一个小篮子,装上粽子让她提着带给老师。可她就是不愿意拿小篮子,从小篮子里拿着两只粽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到了学校她给杨老师和蓝老师一人一个,杨老师和蓝老师可高兴了!
吴昕的话,让我又回到了当小学老师的时候,我这人包粽子就是笨,学会
了,到了来年就忘记了,第二年再跟人学,学会了不久又忘记了,一来二去,我懒得再去学,我家也就从此不包粽子了。我虽然不包粽子,可每年的端午节我家却没有少吃粽子。今天这个孩子从小书包里给老师一个粽子,明天那几个孩子又从家里带来了,有的是塞到我手里的,有的是悄悄地放到我的办公桌上的,我甚至都不知道桌子上的粽子究竟是哪个孩子放的。
没想到二十多年以后,退休在家的我,又收到了学生送来的端午粽。师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啊?我一个曾经的小学老师,竟然还能让孩子们这样惦记着,知足了!
记得今年元旦那天,吴昕是第一个给我发来新年贺词的,二十多年没有见到了,我想听听她的声音,故意不回复短信。中午的时候,我给她打电话,她一听是我,第一句话就是:“朱老师,我很想你,我真的很想你!”,电话这头的我,眼水夺眶而出,孩子呀,自己的孩子也莫过于此吧,中断了二十多年的师生情又续上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回报孩子们对我的关心,受之有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