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兴安岭的日子(13)游泳裤风波

(2010-06-09 09:03:46)
标签:

原创

江水清澈

金黄沙滩

鹅卵石

轩然大波

分类: 岁月往事

夏天,黑龙江江面开阔,江水清澈见底。江边金黄色的沙滩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的鹅卵石,稀稀落落的洒落在金色的细沙中,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

 

这幅大自然的油画深深的吸引了上海知青:女青年爱去江里洗澡,洗衣服,男青年爱去江里游泳。

 

中午,喜好游泳的上海男青年们常常一个个“扑通,扑通······”地跳入江中。江水湍急,游泳要从村子的北头顺水而下,逆水往上游不行,人的体力哪儿能抵得过江水的冲击力呢?

 

江水的冲力有多大呢?举个例子说吧:从黑河到漠河,船逆水而上,需半个月;从漠河到黑河顺水而下,只要三天就到了。

 

男知青们头一天去江中游泳,在村里引起的一场风波,犹如达音山发生了地震。那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一伙男知青从宿舍里出来,光着上身,穿着游泳裤,脚下拖着一双拖鞋。嘻嘻哈哈,踢里沓拉,从达音山的“村中大道”往北头走去。

 

上海知青中的大嗓门——爱唱歌的小王,在村中大道上还高兴地唱起了歌:“红梅花儿开在村外小河边······”穿着游泳裤的上海男知青们鱼贯而行。

 

村里人好生奇怪,这大中午的知青们不睡午觉干什么呀?打开门,探出头来一看:哎呀,可了不得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达音山这个封闭的小山村,上海男知青的“游泳裤”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哎呀!太那个了”,村里的黑河知青说。

 

“哎哟!······耍流氓?”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看见了羞红了脸,直往屋子里躲。

 

“这帮犊子,成何体统?······”村里的大爷叼着旱烟袋摇着头说。

 

“巴掌大点布,屁股也遮不住······真是看不掼!”大叔大婶撇着嘴说。

 

······

 

那情景就好像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时装模特穿着“三点式”走在“T”型舞台上引起的轰动一样。

 

前几天,在村的水井边上,有两个上海知青光着膀子冲洗,已经有人非议了。今天的游泳裤······在村里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

 

城里人的开放与山村人的封闭,观念发生了碰撞······

 

一时间,众说纷纭,封闭的小山村一下子炸了锅。下午干活时,田间地头都在议论······

 

我们上海女知青,看到村里人的大惊失色,觉得真有意思。这有什么呀,达音山屯是我们的家,男青年从自己宿舍到江中去游泳,不穿游泳裤穿什么?

 

下午,在地里干活时,经过上海知青们的耐心解说,一场风波平息了下来。为了照顾村里人的观念:以后青年们去游泳,不再走村中的大道,而是从江边往屯子北头走。

 

一年,两年······渐渐的,村里人接受了这件新事物。上海青年,黑河青

年,当地青年打成一片,穿着游泳裤欢快的在江中游泳,愉快的沐浴在黑龙江畔的夏日美景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