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感觉及其他
(2010-10-26 09:25:24)
标签:
健康 |
分类: 心灵成长 |
伯父何曾想到,钢笔问世100多年后,笔的种类越来越多,签字笔、蜡笔、色笔、电子笔、荧光笔各色尽有,吸水钢笔却被大多数人淘汰了。甚至很多时候不再用笔,只需往手机上、电脑上打字,或拿出荧光笔往PPT上横空一指,颇有挥斥方遒的味道。
反观文字的历史,是否有相同之处呢?
文字发明之前,原野上奔跑觅食的古先人依靠声音、气味、天相、手势、表情、姿势等等传递信息,所有感觉器官尽情发挥作用,无论是嗅觉、味觉、听觉、触觉、视觉相信比我们今天要敏锐得多。(看看狗就知道了,狗的嗅觉是人的1万至10万倍。)有研究说感觉越敏锐,幸福感越强,那岂不是狗比人幸福得多?呵呵。
我们每天看到的短信、电话、邮件、专业书籍、杂志、报刊、网络新闻、论坛帖子、广告牌、报告、日志、留言条,将我们困囿于文字的包围中,这种包围虽带来更多他人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却可能使我们感觉的范围和敏锐度越来越萎缩。
并且,在很多时候,文字真的确切表达了你想要表达的意思(感觉)吗?
以上是五一节时,登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鹅凰璋,躺在营地帐篷里被冻醒时想到的。我在半夜拉开帐探出头,寒冷的空气凛冽袭人,外面温度至少比帐内低七、八度。
彼时,我能感觉到爬山带来的疲乏和疼痛已减轻
并可以听到夜莺的歌声
旁边帐篷发出的隆隆鼾声
思念丈夫的妇女所化身的鸟儿叫着的“米贵阳,米贵阳!”的声音
可以感觉到从树叶落到帐篷顶,发出“啪”一声微响的露水
窸窸索索寻找食物的野鼠
枝叶间沾水的蛛网
洞穴里忙碌的半个小指大的黑蚂蚁
清澈溪水里做梦的小鱼
可以感觉到脚后跟缓流的溪水
丛林小径旁盛开兰花的香味
厚厚落叶发出的潮湿气味
沉思默想百年往事的老山龟
可以看见漆黑一片,只剩冷却灰烬的篝火
队友帐篷外面防水帆布泛起的微光
树冠缝隙中一点点亮起晨曦的青色天空。。。。。。
这些描述统统不够准确。我无法用语言,准确诉说那一刻全身心的感觉,那醒来一刻所感知的一切又是那么动人。
郝明义和海灵格,一个出版业的人,一个心理治疗师,竟说过差不多的话,即文字带来智慧,也可能局限智慧,可以充分传达,也可以传达失误。海灵格因此不愿意通过文字传播他的疗法,郝明义建议大家“少”读一点书。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如此心意相通,实在是很奇妙的事呀。
所以,有空时多出去走走,恢复一些感觉器官的敏锐度似乎很重要。驴子行遍天下,是否是另一种形式的,对祖先的致敬、追溯与自我探寻?
前一篇:《逃离亲密》第五章 成瘾的关系
后一篇:幸福捷径工作坊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