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论大输液的包装和发展方向

(2011-04-22 22:48:31)
标签:

财经

股票

医药行业

分类: 医药行业和公司

前面说了2个输液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感觉如果不说说一些基本知识,很多事情就没法说清楚。

 

大输液目前有3大类的包装形式: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

 

玻璃瓶

 

玻璃瓶是最传统的大输液包装形式,目前在国内仍然是主流形式,但是有逐步被后两者取代的趋势。

玻璃瓶分为管制瓶和模制瓶两种。在大输液上,主要是使用的模制瓶。管制瓶多用于小容量,只有很少的输液产品用到管制瓶比如50,100毫升。两者的特点是管制瓶很轻,尺寸公差好;而模制瓶很重,尺寸公差大。

 

优点:

- 成本低廉,玻璃瓶的单价目前仍然是最低的

- 由于是硬瓶,外形固定,机器设备容易操控它

- 玻璃瓶有非常好的阻透气性。在保质期内,瓶内水分挥发量最低

- 透明度好,容易发现输液中是否有颗粒

 

缺点:

- 重量大

- 容易破碎

- 买过来的玻璃瓶一般都很脏,在生产线上的清洗工作量很大

- 必须使用天然胶塞,容易和药液(特别是一些治疗用输液)发生反应。至少有一定使用局限性

- 不能收缩自排气(所以医院使用的时候要加一个带过滤器的回气针)

 

塑料瓶

塑料瓶分成两种。

 

方式一: 被俗称为三合一的设备直接制造。将塑料颗粒(pp or pe)直接吹制成瓶,并进行灌装,加丁基胶塞密封。优点是单机生产,缺点是设备成本太贵了。目前市场上的这种设备一般有德国,美国,意大利3家。它在国内应用最广的反而不是输液,而是眼药水。比如博士伦的镜片水。用这种非常昂贵的设备生产低价值的大输液,是非常不合算的。不是市场主流,略过不提了。(记忆中科伦兼并的一个药厂中就有意大利的三合一设备)


方式二: 先制瓶,再灌装,然后把预装好的塑料盖子焊接在瓶身上。这是目前国内塑料瓶的主流包装方式。最初在国内出现是中国大冢(天津工厂)从日本引进的。现在国内输液企业上的塑料瓶基本都是这种模式。

 

塑料瓶优点:

- 使用丁基胶塞,而不是天然胶塞

- 透气性指标不错

- 有一定柔软度,可以耐撞击和一定高度的坠落

- 比较轻

 

缺点

- 不能收缩自排气(所以医院使用的时候要加一个带过滤器的回气针)

- 瓶身的透明度不好,目检比较困难

- 比玻璃瓶成本高

 

软袋

软袋几乎克服了玻璃瓶和塑料瓶的全部缺点,如果说缺点

- 成本高(主要是塑料膜成本高)

- 技术含量高

- 透气性高,保质期比较短(也可以有很好透气指标的膜,但是成本就更高了)

优点一大堆了

- 柔软,不容易破碎(比如战争中使用)

- 占用包装的空间小

- 重量轻,适宜较远距离运输

- 使用时能够自收缩,不容易产生医院空气的二次污染

- 有可能制造成双室袋,多室袋,减少医院使用时的交叉感染

 

以上只是软袋的基本知识,其实这里面的水挺深的。我分几个类别说说软袋

 

首先软袋根据膜材分成pvc软袋和非pvc软袋。pvc软袋以百特为代表(虽然天津百特工厂出的是非pvc产品,但是其美国工厂主要的产品仍然是pvc的)

 

pvc由于不是环保材料,另外添加的增塑剂(据说剧毒),所以在近些年在国内外都争议很大。我觉得它退出市场是迟早的事情,所以略过不提了。值得一提的是双鹤药业二期软袋项目居然是pvc袋,我不理解。

 

非pvc软袋的主要关键技术是膜材。膜材分成普通输液膜材(一般的糖水,盐水和普通治疗输液)和特种输液膜材(脂肪乳,氨基酸等使用的)。国内现在基本上可以谈到的均为普通输液膜材。特种输液膜材由于专利、成本等诸多原因目前国内还没有引进。

 

普通输液膜材在市场上可以自由采购的基本是3个国家的,德国、美国、韩国。真心希望国产的膜材能够尽快搞出来,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我认为这个好像是偏门的生意有着巨大的商机,特别是膜材和袋上印字的耗材。如果我有这样的技术就发大财了(做个小梦,哈哈)

 

国内最早开始搞软袋输液的几个先头企业是;双鹤,通化东宝,天津大冢,华仁药业,神州药业等等。后来就遍地开花了,很多大企业引进了国外的生产线。

 

国内的药机生产厂家马上就开始着手防止(仿制)进口设备(主要是仿制德国的),经过若干年,现在也有模有样了。由于国产设备价格低廉,进一步普及了软袋输液。虽然设备质量仍然不如进口设备,但是降低了进入门槛。

 

国内目前的软袋质量最可靠的仍然是天津大冢,这个不服都不行。很多企业的软袋在医院使用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漏液甚至变质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质量的控制和对塑料科技的掌握程度。

 

软袋输液必将是未来输液的发展方向!

 

其实除了普通输液外,软袋对于特种输液有着更加重要的应用。比如做成氨基酸双室袋或者含有电解质的三室袋等等,费森尤斯就是靠自己的专有技术和专利独霸欧洲的。可以说: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的市场。

 

对于国内软袋的未来看点我总结为:

- 软袋耗材的国产化问题: 谁最早搞出来,谁就发大财

- 双室袋,多室袋。这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普通输液要利润率大得多

- 软袋输液生产质量的控制,目前说很多制药企业真让人不放心......

 

我已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来说这个技术性的问题了,懂与不懂,都给有缘人吧

 

(做了少量更新,用本色标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