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药业 (一)
(2011-04-14 17:09:54)
标签:
财经医药行业股票 |
分类: 医药行业和公司 |
(把通化东宝二删除了,很多事情欲说还休,还不如不说。这个企业的故事很多,可以写个小说了,算了,sorry了)
双鹤药业的前身是北京制药厂,后来几经重组购并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直听说这个股票里面有长庄控制,二级市场的事情俺就不说了,说说产品和市场吧
双鹤的主导产品是大输液。
那么就说说大输液的基本国内情况:
- 大输液的市场情况,简直可以写一部论文。我就简单说说吧。目前国内大输液正在面临产品的更新换代,主要是包装方式上从玻璃瓶向塑料瓶和软袋转换。
- 双鹤原来是清一色的玻璃瓶。后来它是国内比较早介入软袋的(跳过了塑料瓶这个阶段),最开始是从德国引进的软袋线,但是由于原来没有多少塑料的经验,在产品线上反复试制了很长时间,才出了产品。但即使是现在,其软袋产品也有一定的缺陷,不过合格能用。
- 再后来,双鹤就同时上塑料瓶和塑料袋生产线了。塑料瓶无论如何比较成熟,虽然技术含量不如软袋。这一点对于双鹤没有塑料经验的情况下,无疑是明智的。
- 二期的软袋线,我有些不理解。主要是引进了法国的pvc软袋生产技术,我认为是落后的。pvc应该是被淘汰的包材类别。而代表软袋技术标准的无疑是“非pvc软袋”技术。(以后有机会,我可以单独写一盘大输液包装的文章)
- 大输液由于运输成本的问题,一直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双鹤分别自国内几个地方购并了分厂。目前来看,双鹤的产品应该排位在国内前三甲。
- 别看我们国内的医疗保障体制不高,但大输液绝对是一个极端被医疗机构滥用的典型。人均的年大输液用量,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媒体上一直有呼声,但是目前看没有什么效果,大输液依然被医院滥用。
- 大输液的卖价一直不高。甚至价钱不如纯净水。别忘记了大输液使用的可是注射级别的水和糖盐,生产的场地也是高洁净级别的。所以如果谁去药店里面买大瓶输液当饮料喝,绝对是行家!(非典期间,我就这样干过)
- 双鹤现在是三种包装的输液形式并存。玻璃瓶依然是主流,塑料瓶居中,软袋产量有限。但是软袋产量有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国内现在仿制的软袋生产设备正在逐步成熟。(听说这家仿制设备企业也要上市)
- 大输液说起来比较简单,第一是靠产量,第二是国内的生产点药分布比较广,第三靠生产管理。国内的几家大型输液药厂(比如科伦等等),基本是一个模子,都差不多。
- 大输液是一种基本的医疗药品。靠它发大财不太可能,但是靠它过日子是可以的。双鹤在这点上过得不错(除非我们的医疗系统大幅减少不必要的输液,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下一次再说说双鹤其他药物和管理上的一些事情吧。
(我个人去医院看病,是绝对不打点滴的,医生对于我的坚持也没有办法。不是钱的问题,是我对国内大多数药厂的大输液质量不放心。要知道,任何颗粒大分子的东西进入血管后是永远排不出去的,这个医学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另外一个原因是热原反应,这个也是我不放心的质量问题。如果真的必须要打点滴,我只认一个厂子出的,但可惜不是双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