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遗址
2025-09-25 00:03:52
标签: 大岩遗址 国保 广西桂林
大岩遗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8-0119-1-119,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
大岩遗址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二塘村和委小太平村,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洞穴遗址。
大岩遗址由A、B两洞组成,两洞洞口相邻,均朝向正北。文化堆积产要分布在A洞,洞内及洞口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生堆积。遗址堆积最厚处达2.3米。出土陶片、石器、骨器、蚌器及水生陆生动物遗骸等大量文化和和自然遗物,发现墓葬十座、用火遗迹十余处、灰坑一处。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两件烧制的陶土块以及距今1.2万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容器,对探究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大岩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发展脉络清晰,据此首次确立了桂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演化序列。遗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关系及文化遗物,为研究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华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以及岭南地区原始农业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接近斯飞坐标,小路有岔道,先往右侧行,因为看到一块简易的路标。雨天,小道泥泞。走了一段,看到一处很大的洞口,洞内俨然是一大水潭,有村民在此钓鱼,说是钓甲鱼,也不知是真是假。
此处未见国保碑,询问村民另一个洞口如何过去。村民指点一下,也只听明白了五六分。往回走,回到岔道,左行,走了许久,未见任何标识,感觉不应该这么远。返回,于杂树草丛中见到一条隐约可见的小径,走了数百米,终于见到了另一处洞口,包括国保碑。
确实不易。
寻访时间:2024年12月10日。
个人印象分:30。
大岩遗址
大岩遗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8-0119-1-119,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
大岩遗址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二塘村和委小太平村,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洞穴遗址。
大岩遗址由A、B两洞组成,两洞洞口相邻,均朝向正北。文化堆积产要分布在A洞,洞内及洞口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生堆积。遗址堆积最厚处达2.3米。出土陶片、石器、骨器、蚌器及水生陆生动物遗骸等大量文化和和自然遗物,发现墓葬十座、用火遗迹十余处、灰坑一处。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两件烧制的陶土块以及距今1.2万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容器,对探究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大岩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发展脉络清晰,据此首次确立了桂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演化序列。遗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关系及文化遗物,为研究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华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以及岭南地区原始农业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接近斯飞坐标,小路有岔道,先往右侧行,因为看到一块简易的路标。雨天,小道泥泞。走了一段,看到一处很大的洞口,洞内俨然是一大水潭,有村民在此钓鱼,说是钓甲鱼,也不知是真是假。
此处未见国保碑,询问村民另一个洞口如何过去。村民指点一下,也只听明白了五六分。往回走,回到岔道,左行,走了许久,未见任何标识,感觉不应该这么远。返回,于杂树草丛中见到一条隐约可见的小径,走了数百米,终于见到了另一处洞口,包括国保碑。
确实不易。
寻访时间:2024年12月10日。
个人印象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