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汪口村
2023-09-23 00:03:10
标签: 汪口村 婺源汪口村 历史文化名村
汪口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汪口村古称永川,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据《永川俞氏宗谱》记载,宋代朝议大夫俞杲于宋大观三年(公元1110年),由附近陈平坞迁到今汪口村后的郑婆坞,再由郑婆坞逐渐向河边扩展。因村前碧水汪汪故名“汪口”。从此,汪口人在这里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
乾隆盛世,汪口又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经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四宜轩、养源书屋、存与斋书院、柱史坊和同榜坊等著名建筑,都在此后的160年间相继建成。汪口官路正街,这条繁华了几个朝代的商业街,也在这近两个世纪中得到发展、完善。
清咸丰十年(公元1851年),汪口村经历战火,民居被焚过半。到民国初年,全村还有约480幢宅院,近百条巷路、18处溪埠、3座祠堂和2座牌坊。
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筑技艺、极高的文化品位,使汪口古村落成为中国古代民间建筑杰作的博览园。汪口古村落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统一规整,墙连瓦望,蔚为壮观。外部表现为粉墙黛瓦、飞檐戗角;内部表现为四水归堂,木质构架;装饰上表现为“三雕”精美;布局上表现为规整灵活。全村265幢古建筑完好率达98%以上,汪口是完整地保存了徽派风貌的典型古村落之一。
汪口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主体建筑共分三进,其间均由天井连接,天井边有两廊。汪口俞氏宗祠以保留了精湛的古代徽州木雕而著称,代表了当时宗祠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
到汪口村。因司机就是汪口人,直接将车停到了俞氏宗祠前。
看完俞氏宗祠,沿官路正街逆行至村口。
比较于刚去过的思溪村、延村、西冲村,汪口村显然要热闹得多,更多地充满生活的气息。
汪口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子项):婺源宗祠~汪口俞氏宗祠,第六批,编号608/3-311。
汪口村,2007年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汪口村,到达时间:2022年10月11日。
婺源汪口村
汪口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汪口村古称永川,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据《永川俞氏宗谱》记载,宋代朝议大夫俞杲于宋大观三年(公元1110年),由附近陈平坞迁到今汪口村后的郑婆坞,再由郑婆坞逐渐向河边扩展。因村前碧水汪汪故名“汪口”。从此,汪口人在这里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
乾隆盛世,汪口又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经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四宜轩、养源书屋、存与斋书院、柱史坊和同榜坊等著名建筑,都在此后的160年间相继建成。汪口官路正街,这条繁华了几个朝代的商业街,也在这近两个世纪中得到发展、完善。
清咸丰十年(公元1851年),汪口村经历战火,民居被焚过半。到民国初年,全村还有约480幢宅院,近百条巷路、18处溪埠、3座祠堂和2座牌坊。
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筑技艺、极高的文化品位,使汪口古村落成为中国古代民间建筑杰作的博览园。汪口古村落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统一规整,墙连瓦望,蔚为壮观。外部表现为粉墙黛瓦、飞檐戗角;内部表现为四水归堂,木质构架;装饰上表现为“三雕”精美;布局上表现为规整灵活。全村265幢古建筑完好率达98%以上,汪口是完整地保存了徽派风貌的典型古村落之一。
汪口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主体建筑共分三进,其间均由天井连接,天井边有两廊。汪口俞氏宗祠以保留了精湛的古代徽州木雕而著称,代表了当时宗祠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
到汪口村。因司机就是汪口人,直接将车停到了俞氏宗祠前。
看完俞氏宗祠,沿官路正街逆行至村口。
比较于刚去过的思溪村、延村、西冲村,汪口村显然要热闹得多,更多地充满生活的气息。
汪口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子项):婺源宗祠~汪口俞氏宗祠,第六批,编号608/3-311。
汪口村,2007年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汪口村,到达时间:202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