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下)
标签: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磬室卢作孚国保重庆北碚 |
分类: 国保速写 |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865-5-258,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民国。地址:重庆市北碚区。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位于中国重庆市北碚区,是中华民国时期卢作孚在北碚进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的遗迹,包括峡防局旧址(文昌宫)、晏阳初旧居、梁漱溟旧居、数帆楼旧址、柏林楼旧址、磬室旧址、竹楼旧址、农庄、清凉亭、红楼旧址等处。
磬室,位于北温泉公园内映月池边,地势西高东低,三面岩石壁立,一面临嘉陵江,室筑岩上,依势而建,一楼一底,建筑主体形制奇特,砖木结构,青砖勾缝,小青瓦悬山顶屋面,具有折衷式建筑特征。临江面有回廊、阳台、露台等别致险峻,幽静奇特,磬室因坐落岩石如磬,又有江水击石,声鸣若磬而故名。
磬室旧址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1'34”,东经106°24'44”。
竹楼,位于北温泉公园内。共两层,上下两层均面阔五间,建筑形制呈L形,房间外围设有过道、回廊。竹墙、竹柱、木楼、小青瓦屋面、悬山顶,中式建筑风格,环境十分优美。
竹楼旧址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1'41”,东经106°24'42”。
农庄,位于北温泉公园内的中心位置,前有荷花池,旁有温泉寺,环境优雅。坐西向东,二楼一底,其建筑原为土木结构,草顶,1966年改建为砖混结构,两楼一底,青砖青瓦,悬山顶,中式建筑风格,农庄始建于1927年,系当年驻合川军阀陈书农修建而故名。
农庄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1'37”,东经106°24'41”。
清凉亭,位于朝阳街道北碚公园东北角。原名慈寿阁,1935年为贺卢作孚母亲60大寿亲朋好友用贺礼捐修。后因卢作孚不赞同用该名,1937年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名为“清凉阁”。 一楼一底。翘角飞檐,红柱绿瓦,彩梁画栋。抗战时期,陶行知在此设立晓庄研究所,研究兵役改革,在北碚开展志愿兵运动,筹划创办育才学校。
清凉亭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49'50”,东经106°26'23”。
红楼,位于朝阳街道公园村26号,北碚图书馆内。红楼是北碚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由卢作孚于1932年主持修建的。三层楼的砖木结构加阁楼,歇山顶,红墙黛瓦,飞檐翘角,造型典雅,故称红楼。红楼当初为兼善中学校舍,抗战期间,中央银行在此设立办公处。抗战胜利后,民生公司图书馆迁来,与北碚民众图书馆合并,在此成立北碚图书馆。
红楼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49'54”,东经106°26'13”。
在北碚寻访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那天上午,早班机到达重庆,即赴北碚。当地的朋友兼任向导,按清单一一寻找。先至目标最为集中的北温泉公园,数帆楼、柏林楼就在大门旁,没有难度。而磬室、竹楼、农庄三处旧址,已被圈进一家酒店的地盘,且无任何指引。幸好酒店值守的保安招呼领导前来,热情引路,得以一网打尽。
然后从北温泉公园回到北碚,将峡防局旧址、红楼旧址、清凉亭先后看了。此时,忽然发现还漏了梁漱溟旧居,又折返,在北温泉公园附近的疗养院里找到花房子。诚然,此处称孙元良旧居更合适,只是这么一说,与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貌似无关。为了进国七,那是一定要说成梁漱溟旧居的。
最后,到达最偏僻的晏阳初旧居。时近黄昏,旧居已关门,好在管理人员客气,破例开门。至此,完成全部寻访。
寻访时间:2019年6月12日。
评定星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