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上)

标签: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峡防局旧址晏阳初旧居国保重庆北碚 |
分类: 国保速写 |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865-5-258,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民国。地址:重庆市北碚区。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位于中国重庆市北碚区,是中华民国时期卢作孚在北碚进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的遗迹,包括峡防局旧址(文昌宫)、晏阳初旧居、梁漱溟旧居、数帆楼旧址、柏林楼旧址、磬室旧址、竹楼旧址、农庄、清凉亭、红楼旧址等处。
1930年代,全国各地出现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1927年春,卢作孚出任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后,即着手乡村建设。这就是民国时期中国众多乡村建设实验中唯一在中国西南部,且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自1927年起22 年间,峡区修筑铁路公路,治理河道河滩,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农场、电站,创办学校、科学院、博物馆图书馆、医院,规划城区,扩宽街道绿化环境,建立公园、运动场、俱乐部、报社,开办农村银行等等。北碚这个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场建设成了一座海内外知名,被陶行知誉为“建设新中国的缩影”的美丽城市,成为早期中国西部开发的典范。
峡防局旧址位于朝阳街道庙嘴1号,原为文昌宫,坐南朝北,为三重殿四合院,穿斗式结构建筑,小青瓦屋面,单檐悬山顶,西厢房为吊脚楼。文昌宫建于明末清初,是北碚主城区三宫八庙仅存者。清末民初为私塾馆;1923年峡防团务局成市后,司令部和后来的嘉陵江三峡实验区署、北碚管理局都设在这里。
峡防局旧址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0'12”,东经106°26'6”。
晏阳初旧居,位于歇马镇桃园村26号,西南大学实验基地内。为一栋三合院平房,砖木结构。1940年,晏阳初来此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自任院长,长住于此。
晏阳初旧居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45'33”,东经106°22'59”。
梁漱溟旧居,位于北温泉街道三花石10号,四川省总工会疗养院内。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因青砖外墙上镶嵌有不规则黄沙石,又名“花房子”。为
梁漱溟旧居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1'46”,东经106°24'22”。
数帆楼,位于北温泉公园大门旁。一楼一底,青条石砌墙、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木楼回廊、拱形门窗。数帆楼因地势较高,廊道面朝嘉陵江,视野开阔可眺望江中帆船点点,故名数帆楼。抗战时期曾作为中国旅行社的高级贵宾招待所。
数帆楼旧址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1'34”,东经106°24'44”。
柏林楼,位于北温泉公园大门旁。1935年由民生公司捐款修建。由于军阀陈书农的家庭教师王伯宁出力甚大,卢作孚便以伯宁的谐音取名柏林楼。砖木结构,二楼一底,折衷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小青瓦斜山顶,底楼有柱栏回廊,建筑呈凹字形。是陪都设施齐备的高级招待所。
柏林楼旧址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1'32”,东经106°24'43”。
寻访时间:2019年6月12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