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桥群(下)

标签:
绍兴古桥群太平桥泗龙桥国保浙江绍兴 |
分类: 国保速写 |


绍兴古桥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966-3-002,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元至民国。地址:浙江省绍兴市。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合并。名称:绍兴古桥群。
绍兴古桥群位于绍兴市区、柯桥区(原绍兴县)境内,包括12座宋元至民国时期的桥梁。绍兴保存的各类桥梁数量众多,系列完整。《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有如下记述:“中国古桥浙江最多,浙江古桥绍兴最多。绍兴古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绍兴现存古桥保存了中国古桥完整的发展体系,是保存中国古桥信息最丰富的地区,这在国内是十分少见的。”
2013年,光相桥、广宁桥、太平桥等11座古桥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合并。名称:绍兴古桥群。
太平桥,位于柯桥区柯岩街道浙东古运河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重建。由单孔石拱桥和八孔石梁桥组合而成。桥身全长40米,桥面宽3.5米,单孔拱桥高高隆起,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8.4米,矢高5.10米。拱脚内侧设纤道。桥南侧“T”字形踏步石与古纤道连接。桥北侧为八孔梁桥,桥高度由南至北逐渐降低,每孔跨径3.5—4.5米之间不等。保存完整。
在柯桥走古纤道,走着走着就与太平桥相遇了。横跨浙东运河,太平桥出奇地漂亮。
太平桥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0°4'55”,东经120°27'7”。











泗龙桥,位于越城区东浦镇鲁东村。南北向横跨青甸湖,始建年代不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重建,由三孔石拱桥和十七孔石梁桥组成,又称廿眼桥。桥身全长97米,桥面宽3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中孔净跨6.1米,矢高3.1米;两边孔净跨5.4米,矢高2.54米。薄壁桥墩。十七孔梁桥与拱桥堍相连,条石叠砌桥墩,孔跨间距不等,桥面施栏板望柱,桥南端建有石亭。
到鲁东村,询问村民,村民指点,稍微费了点周折,找到隐没在农田水网间的泗龙桥。泗龙桥周边,比较原生态。这是绍兴国七桥中最长的一座,赏心悦目。
泗龙桥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0°4'55”,东经120°27'7”。












融光桥,位于柯桥区柯桥街道老街区,因桥旁原有融光寺而名。明代单孔石拱桥,是柯桥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桥身全长22.4米,桥面宽3.7米。拱券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净跨9.8米,矢高5.22米。桥拱内侧设纤道。融光桥所处位置两河交叉,八街临河,为典型的水乡街桥景观。
那天在柯桥,从柯岩出来,感觉时间宽裕,决定步行从柯岩到融光桥。走了一段,就看到路边河道中的古纤道。等古纤道到了尽头,就接近融光桥了。
不料融光桥被施工工棚围得严严实实,又成了改造旧城的施工区域了。没辙,准备放弃。走到河道上的大桥远眺融光桥,又有点不甘心,决定到融光桥的另一端试试运气。也是工棚围着,但楼房一层,有一家小店铺还开着门,于是和看店的老妇商量能否穿过去看看融光桥。老妇很客气,马上应允了。这样,就穿越封锁线,直接到了融光桥边,融光桥及国保碑一网打尽。
融光桥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0°4'11”,东经120°28'26”。
接渡桥,位于柯桥区柯桥街道中泽村,东西向横跨鸡笼江。由一座三孔拱桥与其东西端的石梁桥组成,清代建筑。桥身全长55.45米,其中三孔石拱桥长23.5米,宽3.5米,中孔净跨7米,矢高4.16米。两次孔净跨6.33米,矢高3.77米。拱券皆纵联分节并列砌筑,薄壁桥墩。东西两侧石梁桥均双跨,东面石梁桥长13.8米,宽2.8米;西面石梁桥长18.1米,宽2.5米,这种对称组合,造型独特的拱梁组合石桥在浙江省是独一无二的。
对接渡桥的寻访,着实吃了点苦头。查有关资讯,具体地址仅是中泽村。这里早已建成大片的住宅,村庄到哪里去找?在周边一路询问,就是不得要领,无奈之中只得放弃。后来努力搜寻,终于找到一条线索说是在中泽新景园内。于是卷土重来,直接进了这座住宅小区,果然在靠近鉴湖路一侧找到接渡桥。
接渡桥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0°4'45”,东经120°28'13”。











泾口大桥,位于柯桥区陶堰镇泾口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建。由三孔石拱桥和三孔石梁桥组成。桥身全长46.5米,其中拱桥长29.91米,桥面宽63.42米。马蹄形拱券,中孔净跨6.5米,南北两孔净跨均为6.18米。拱券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薄壁桥墩。拱桥北侧一孔设纤道,与浙东运河古纤道相连接。拱桥南堍连接梁桥,计三孔,每孔跨度不同。
泾口大桥所在位置,已到了绍兴的边缘,即将进入上虞了。但目标锁定没有问题,在新建的大桥上直接俯视紧邻的泾口大桥。
泾口大桥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0°0'26”,东经120°46'4”。
寻访时间:2016年8月11日,2019年5月9日、6月5日、7月8日、7月11日。
评定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