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古茶场

标签:
玉山古茶场茶场茶场庙国保浙江磐安 |
分类: 国保速写 |


玉山古茶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560/Ⅲ-263,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清。地址:浙江省磐安县。
玉山古茶场位于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
茶场初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重修。两晋时期,道士许逊以传播道教文化游历于玉山,见茶树遍布山野,质量上佳,遂与当地茶农一道研究加工工艺,制成名品“婺州东白”。玉山茶农视许逊为“茶神”,尊称“真群大帝”,在茶场山之麓建造茶场庙,塑像膜拜,每年春茶开摘之日先祭茶神,并把开摘的第一株新茶供奉茶神。还在茶场庙附近设置茶场,成为“榷茶”之地,朝廷委派官吏进行茶场交易管理。明清时期,官府在此设立“巡检司”,并形成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重要聚会“春社”和“秋社”,当地茶农到茶场祭拜茶神,并在茶场举行观社戏、挂灯笼、迎龙灯、竖大旗等民俗活动。至清中期,朝廷委派东阳县衙对玉山古茶场进行管理。
玉山古茶场包括茶场庙(祭祀茶神)、巡检司(茶叶交易管理)、茶场(茶叶交易)三大部分。
茶场庙由门坊、天井、大殿三部分组成,木构架穿斗、抬梁混合式。巡检司由门厅、天井、大堂及东厢边屋组成,大堂三开间,梁架穿斗、抬梁混合式。茶场门坊内前厅五间,后堂五间,戏台凸出于后堂明间,两侧协以厢楼各七间,整幢建筑为二层走马楼。底层为固定或自由交易摊位,并设桌椅为客商品茶及茶叶评级处所。楼房还用于商人囤积货物及住宿。
这种集茶叶生产、交易及茶俗内涵为一体的茶场遗址,在全国独此一家,对于研究茶叶生产的历史传承和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内涵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磐安属于山区县。下高速后,走了一段不短的盘山路,后来明白在高速上的下一个出口下高速,能少走些盘山路。但行进在山路上,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所谓绿水青山,磐安就是一例。
玉山古茶场,周边环境显然是按照景点规划了,建牌坊,竖旗杆,修停车场,象模象样。
茶场庙,巡检司,茶场,一字排开。茶场庙开着门,巡检司开着门,而茶场的门却锁上了。一打听,原来茶场这个文管单位的核心部分,是公家人管理的套路,有午休的规矩。恰逢中午,照例关门。
有点不甘心。跑了这么远的路,来到玉山古茶场,却吃了个闭门羹。这地方,显然不可能再来。纠结中,好运气来了。原本午休的管理人员临时有事回来转转,赶紧央求给十分钟时间拍些照片。
茶场够大,够气派。这么一个交易市场,硬件过硬。茶叶的流通,一向是古代中国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象中,茶叶、瓷器、丝绸,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磐安这么偏僻的山村,设置如此规模的茶场,也是一个证明。
至于茶场庙与巡检司,也就一般般。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12'58”,东经120°40'39”。
寻访时间:2018年5月16日。
评定星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