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总总国保碑(6)

标签:
国保国保碑 |
分类: 国保寻访 |

一处国保的两个或多个分项,国保碑会有不同的表现。
“绍兴鲁迅故居”,在各个相关保护点上都立有国保碑,只不过是分项的。只有在鲁迅居住过的老屋前,这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三牌。






“青、白礁慈济宫”,青礁规范,写全了;白礁只写自己,装作没有青礁。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两处各立一块国保碑,初祖庵不写塔林,塔林不写初祖庵,这也罢了,过分的是塔林连少林寺也省略。
“千佛崖石窟及明征君碑”,两块国保碑分立,似乎毫无关系,不过确实也可以没有什么关系。
“泰伯庙和墓”,在泰伯庙外墙上国保碑仅是“泰伯庙”,进去后又一块国保碑,写全了。在泰伯墓,只见到“泰伯墓”的国保碑。同在一地,三个不同款式。
“施琅宅、祠和墓”,在故居前有国保碑“靖海侯府”,在祠堂前有国保碑“施氏大宗祠”。不算规范,但好歹也有碑,勉强接受。泉州老施的旧居一片狼藉,无国保碑。在惠安的施墓修整过了,唯独缺国保碑。老施的神道碑,也未立国保碑。
“青岛德国建筑”,国四碑采用了青岛国保碑的经典款式。国六时其扩展项目“青岛德国建筑群”各分项,选用了两个款式,一个继续经典,一个简陋得多。
“中东铁路建筑群”,国保碑也用了两个基本款式,其中一个居然有两个不同的立碑时间,时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