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福建土楼,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与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宜楼”合并,名称:福建土楼。时代:清至近代。地址:福建省永定县、南靖县、平和县。二宜楼,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172/94。
福建土楼,遍布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尤以西部的永定县和南部的南靖、平和、华安等县最为集中。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土楼一般为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上以厚实的夯土墙承重,内部为木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常见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府第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具有代表性的有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福裕楼、振成楼、奎聚楼,南靖的和贵楼与田螺坑土楼群,平和的绳武楼等。
福裕楼,府第式土楼,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建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楼坐南朝北,三堂四落,沿中轴线自东而西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后厅(正厅)。两侧为横楼,砖木结构,高三层。前楼高两层,后楼(主楼)高五层。雕梁画栋,中门镂雕人物、花鸟。学堂设在大门的两侧。
没有觉得福裕楼特别出彩。比较于二宜楼、承启楼、振成楼还有田螺坑土楼群,静悄悄地呆在洪坑土楼景区边缘的福裕楼几乎算不上是一座标志性的土楼。列入国五的理由可能在于它是一座所谓的府第式土楼。福建土楼中,最常见的是圆形土楼,然后是方形土楼。府第式土楼,福裕楼或许拔得头筹。
走了一圈,没有看出特别的门道。倒是在福裕楼前酣睡的小猫猫小椅,更有吸引力。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