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南开学校旧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200/2,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清-民国。地址:天津市。
1904年8月,严范孙、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即成立中学,初称“私立中学堂”,又先后易名为“敬业中学堂”和“私立第一中学堂”,张伯苓任校长。后由邑绅郑菊如捐赠城西南“南开洼”田地十亩,严范孙、王益孙、徐菊人、卢木斋、严子均等人捐银二万六千两,修建校舍。1907年迁入新校,学校因所在地名,更名“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以后陆续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形成南开学校系列办学体系,成为近代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
至1929年止,南开学校先后建立了东楼、北楼、中楼、南楼、礼堂等建筑。各座建筑为砖木或砖混结构,二至四层不等,建筑风格庄重雄伟,建筑手法融合中西建筑的装饰手段。其中“范孙楼”是为了纪念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严修(字范孙),由校长张伯苓倡议,海内外校友捐资,曾就读于南开的著名建筑师阎子亨设计,1929年建成。该校历史悠久,在国内外颇有声望。1913—1917年周恩来曾于该校东楼就读。
某年某天,在天津看国保,最后一站是南开学校旧址。那天也奇怪,先后有两位的哥表示不知道南开学校旧址在哪里,即使说在哪一条街上,也说不清楚不明白。于是,看完广东会馆后,步行前往南开学校旧址。
费了点周折,总算在南开区四马路看到了南开中学,即南开学校旧址。
曾经说过,看国保有三难:学校、衙门、部队。凡国保在学校中或学校本身就是国保,比较麻烦的多,不太麻烦的少。这个南开学校旧址,除了校门、围墙,以及在校门外、围墙外能够看到的建筑以外,什么都不让看。与门卫商量,门卫一口回绝。降低要求,说能不能走进校门并站在他近旁,只要不再隔着铁门拍摄一下外景就可以,也被断然拒绝。总之,学校又一次成了不可逾越的禁区。
且不管它。
隔着围墙,瞅一眼南开吧。
南开,曾经的校长出名,曾经的学生更是名震天下。只是当历史拐了一个大弯后,一切都发生了剧变。零星的史料披露,南开对待它的老校长,实在是过于残忍。或许,这仅仅只是历史大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断,但终究是一段难堪。
南开算是名校。在中国。这样的名校曾经是很有些个性的,所以,它获得了足以骄傲的荣耀。到了现今,它骄傲的资本又是什么呢?
紧闭的南开铁门,你一定是锁住了一些东西的。当然,不仅仅是南开。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