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叙述与现实(2)

(2010-09-15 00:44:02)
标签:

旅行

青岛

火车站

警察公署

车站饭店

老建筑

山东

旅游

分类: 行走的唠叨
青岛:叙述与现实(2)

    按图索骥,寻访青岛的老建筑,老洋楼。

    青岛火车站1898年,德国与清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其中约定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铁路二道,包括由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全长 385公里,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铁路,也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

    青岛火车站建筑主体(现为售票大厅)采用双坡陡峭屋顶,以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大型券门突出了面向市区的主入口,体现了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高35的钟楼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开有三排两组细窗,钟楼的基座、窗边、门边、山墙及塔顶的装饰均用花岗石砌成。

    这一座现在国内极少见的火车站,周边环境极其糟糕,各种广告牌、告示牌胡乱悬挂、设置,根本找不到一个不受其干扰的角度拍下照片。不过,同属胶济铁路更经典的济南火车站,居然彻底毁于所谓的“重建”。比较起来,青岛火车站能够保存下来,已属幸运。

    位于青岛火车站对面的这幢建筑,原为车站饭店,建于1910年。作为一座仍为商业用途的建筑,倒是维护得较好,起码干净、协调、顺眼。面对面的两座有年头的建筑,一对比,青岛火车站立马相形见绌。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如果仅仅只是房屋使用人的不同而造成对老建筑尊重与否的两种态度,那么,青岛市政府在干什么呢?
青岛:叙述与现实(2)
青岛:叙述与现实(2)

    警察公署。位于湖北路29号,现为青岛市公安局。警察公署建于1904年,一年后竣工,胶澳建设管理局设计。主体建筑二层,带阁楼大坡红瓦顶。主入口耸起6层、高达30的塔楼,采用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上履高大陡直的尖顶,配以粗石勒脚。奇怪的是,公安局是不是非得在这里办公?公安在青岛占了不少的好房子,实在不妥。

    青岛俱乐部。位于中山路1号,面对青岛湾,建于1910年。整座建筑按照德国新艺术风格设计,窗台和檐口用粗朴的花岗石垒砌,屋顶开老虎窗,三段式造型,浑厚美观。1922年为国际俱乐部。1949年后为中苏友协青岛分会。现为青岛市科协所在地。这是极让人失望的一处建筑,乱七八糟的广告、店招比比皆是,惨不忍睹。即使站在街对角,看到的仍然是满目疮痍。不将宝贝当宝贝,看来不是个别现象了。
青岛:叙述与现实(2)
青岛:叙述与现实(2)
青岛:叙述与现实(2)
青岛:叙述与现实(2)

    在中山路周边转悠。看到的,基本上就是这么一回事了。有没有  老房子?当然有。老房子好看吗?当然好看。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确的画面都是有污点的?为什么找不到不受干扰不被污染的视觉?当时真实的感触是:尽管德国人或是说欧洲人将乡间渔村建成了漂亮的城市,却不曾传授原住民对于美感的欣赏眼光与维护能力。当殖民者离去后,白捡一份宝贝的人们,往往会糟蹋宝贝。

    海滨,路边,老城区到处是老房子,令人目不暇接。只不过许多老房子要么是政府机构,闲人莫入;要么是住家或小商店,保护得不算好。

    德县路上,好好的两座小洋楼,庭院深深深几许且不去说它了,光是看看景致,总是有着说不出的别扭。围墙上挂着一长溜的宣传牌,触目惊心,主题却是“防治艾滋病,你我同参与”。就是没闹明白,挂不挂这大煞风景的标语牌,真的决定了艾滋病的防治了?

    另一幢洋楼,象模象样地挂了块衙门牌子,全称是“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就算它这个机构必须挂块牌子,能不能就做一块小铭牌意思意思?至少还与洋楼相衬些。
青岛:叙述与现实(2)
青岛:叙述与现实(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