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坟无疑是高句丽遗址中的经典镜头。
将军坟位于集安东侧,距市区约7.5公里。车至停车场,下车买门票,门票一百元,一阵哆嗦。
一百元!
售票员说,一百元看四个景点,每个才值二十五元,便宜呢!还世界遗产哪,……
能不掏钱么?
比昂贵的门票更加影响心情的是天气。长春晴朗的天空过了通化就成了阴云笼罩。此时,集安上空,已是乌云密布,乱云飞渡。
但糟糕的天气根本改变不了将军坟在视觉上的冲击力。

资料称,将军坟是方坛阶梯石室墓的代表作,用精琢的花岗岩石条垒砌而成。墓高
13.1米,底部近于正方,边长31.58米,上有七级阶坛,由22层石条逐层内收构成。将军坟共用石条1100多块,石材6000多立方米。陵墓内外两侧都用巨大的石条垒砌,中间不规则地填充大小不一的河卵石。特别外侧每面放置3块巨型护坟石(现存11块),每块护坟石重量都在15吨以上,用以抵消外张力。这是将军坟历经1500多年安然无恙的奥秘之一。
将军坟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长寿王高巨连,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长子。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即位,齐武帝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去世,在位79年,享年98岁,死后谥为“长寿王”。长寿王十五年(公元427年),高句丽将都城南迁到朝鲜平壤。但因长寿王陵已经竣工,长寿王仍归葬于此。
从高句丽王陵建筑样式、形制演变规律到出土的瓦、瓦当、铁链等文物,均可证明将军坟为5世纪初建造,即长寿王继位之时。

在将军坟的东北部,有一座祭台和两座陪坟。祭台是与将军坟阶坛平行的长方形石筑台体,外侧用大河卵石堆砌。陪坟只有一座保存得较好,形制与将军坟略同,为阶坛石室墓,只是规模较小,墓主可能是长寿王的妃子或近臣。西南200米处有祭祀遗址,面积达5公顷。据此推测,将军坟曾有一个很广阔的陵园。
将军坟陵园设计完美,石造工艺精细,堪称高句丽积石结构陵墓的巅峰之作,亦是绝世之作。自此以后,石造陵墓不再见诸高句丽王陵。
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军所灭。尔后,中原各代王朝均对集安设治管理。满清入主中原后,视长白山地区为其“龙兴之地”,岁时祭祀,尊崇有加,并修柳条边墙将其封禁,限制流民进入。数百年间,东北地区人迹罕见,高句丽遗存就此湮没。
清同治末年,中原灾民逐渐冲破封锁进入禁区,在长白山地区以采集山货、盗掘古墓为生。此时,长寿王陵遂被发现,但因其规模宏伟,且集安又地处边关,便被误以为是镇守边关的大将军的墓葬,称作为“将军坟”。从此讹传,一直沿用至今。王陵降至将军坟,低了岂止一两个等级,但已经叫顺口了,怎么改得过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