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的某一天,在广元千佛崖拜佛不成遭遇红杏后,十分郁闷。离开不甚狼藉的施工现场,徒步返回市区。一路艳阳在顶,蓝天白云,这是在四川难道见到的好天气。公路右侧的嘉陵江羸弱得逼近纤细。此时的心境,也实在顾不上研究大江大河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只想着下一个目标。
广元除千佛崖外,还有一个著名景点,皇泽寺,说是与武则天大有渊源,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了解到皇泽寺的门票已经卖到50元了,非常反感。决定放弃。对于门票的价格,参照的标准是故宫的价位,旺季60淡季40。故宫就标这个价,国内许多景点,刀忒快心忒黑,强取豪夺,永远只做一次性生意,只要不是不可替代的,一般选择不进门。
剔除皇泽寺,剩下的,其实只有一个选择:昭化古城。
昭化,古称葭萌,最牛的一项记录是2244年连续建县史。这历史说起来,太复杂太悠远。公元前400年前后,古蜀国征服广元、昭化一代的苴人,始建苴国,并在这此建立苴国都邑,又称吐费城。公元前316年秦国征服苴国,建葭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治地之一。秦后,古城经历了蜀汉、西晋时的汉寿县,东晋、南北朝时的晋寿郡和益昌、京兆县治地及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益光、益昌、昭化县城,1953年至今为昭化镇所在地。

郡县制,“县”这个概念,本来很管用。也就是在1990年代后,忽然变得不中听了,纷纷改名堂,不伦不类地弄出来一个狗屁不通的“县级市”。通胀的通胀,贬值的贬值。有县级市,地级市,副省级市,自然还有比一般省再高级的直辖市,连市长都能分出等级森严天差地别的四个层次,草民不糊涂都不容易。
扯远了,收回来。昭化的另一个背景,是它的三国故事,所谓“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蜀汉的许多事件,与昭化有关。“蜀汉兴于昭化,亡于剑门”,三国遗迹俯拾皆是:葭萌关,牛头山,费祎墓,鲍三娘墓。刘备在此厚树恩德,练兵屯粮。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奔忙于葭萌古蜀古道。蜀汉后期,费祎主持蜀中军政大事,在昭化设丞相府。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于战胜坝,还有姜维兵困牛头山,留下“拜水池”。
昭化是蜀汉政权兴衰的历史见证地,是谓“蜀汉兴,葭萌起;蜀汉亡,葭萌止。”



昭化古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清达至顶盛。古城旧系土城,明正德年间包筑以石,共设四门,南门“临江”、东门“瞻凤”、西门“临清”、北门“拱极”,占地面积29公顷,地池外形微圆,状若葫芦。古城建筑群布局合理,现存的四条大街,五条小巷均用当地青砂石板按三横两纵、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随坡就势而成,且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2003年后,当地政府开始修复古城。



刚到昭化时,广元的蓝天白云已渐变成多云,但天仍蓝,云亦白。在古城走了半圈,多云转阴。于是心想,不变的还有什么?就是这一座昭化古城,古城的“古”已成传说,古城的“城”却整修如新,起码是个昭化新古城了。起码主要街道上,真正的旧屋也不多见。



离开昭化,返回广元,搭乘的是所谓的县际班车,车价八元五角,很便宜也很方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