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标签:
旅行安阳袁林袁世凯世界文化遗产 |
分类: 行走的唠叨 |
1916年3月,称帝83天后,袁世凯退位,从此,“窃国大盗”的称谓如影随形地和袁世凯联结在一起了。同年6月,袁世凯病故。北京政府依照袁“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愿,在安阳洹上村东北的太平庄北侧,建造了一座帝陵式的大型陵墓,葬袁于此。据说袁克定最初也想把袁世凯的万年吉地称为“袁陵”,但当政的徐世昌却不以为然,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自古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袁世凯墓效仿“孔林”、“关林”而称“袁林”。
来到安阳之前,只知殷墟,不知袁林。等到了安阳,见到指路牌标示的“袁林”方向,这才恍然大悟,民国大总统,洪宪皇帝,当然还有窃国大盗,原来将自己的结束句点留在这里。
出殷墟,至袁林。原以为袁林地处偏僻,没想到就在安阳城中的街边,想必城市化也将洹上村改造得与村庄无缘了。
袁林“仿明陵而略小”,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糙石桥、清白石桥、牌楼门、望柱、石像生、碑亭、东西值房、堂院大门、大丹陛、东西配殿、景仁堂、墓台。
《袁公林墓工报告》记载,修建花费两年时间的袁林“占地一百三十八亩九分八厘八毫六丝九忽,支出银圆七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厘”。精确的数字出现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容易。
神路两旁,不论石马、石虎、石狮还是北洋穿戴的文臣武将,全都是短腿。滑稽得可以,自然也没落得可以,纵然比较于明清皇陵的神道,也不难感到气派心胸统统衰落得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