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2010-05-04 20:37:08)
标签:

旅行

安阳

袁林

袁世凯

世界文化遗产

分类: 行走的唠叨

    安阳有袁林。袁林葬了袁世凯。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19163月,称帝83天后,袁世凯退位,从此,“窃国大盗”的称谓如影随形地和袁世凯联结在一起了。同年6月,袁世凯病故。北京政府依照袁“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愿,在安阳洹上村东北的太平庄北侧,建造了一座帝陵式的大型陵墓,葬袁于此。据说袁克定最初也想把袁世凯的万年吉地称为“袁陵”,但当政的徐世昌却不以为然,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自古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袁世凯墓效仿“孔林”、“关林”而称“袁林”。

来到安阳之前,只知殷墟,不知袁林。等到了安阳,见到指路牌标示的“袁林”方向,这才恍然大悟,民国大总统,洪宪皇帝,当然还有窃国大盗,原来将自己的结束句点留在这里。

出殷墟,至袁林。原以为袁林地处偏僻,没想到就在安阳城中的街边,想必城市化也将洹上村改造得与村庄无缘了。

袁林“仿明陵而略小”,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糙石桥、清白石桥、牌楼门、望柱、石像生、碑亭、东西值房、堂院大门、大丹陛、东西配殿、景仁堂、墓台。

《袁公林墓工报告》记载,修建花费两年时间的袁林“占地一百三十八亩九分八厘八毫六丝九忽,支出银圆七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厘”。精确的数字出现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容易。

神路两旁,不论石马、石虎、石狮还是北洋穿戴的文臣武将,全都是短腿。滑稽得可以,自然也没落得可以,纵然比较于明清皇陵的神道,也不难感到气派心胸统统衰落得无以复加。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大墓台基有三道门,中间的铁门又完全是西式建筑,貌似民初的“大帅府”。然而,铁门上挂着的墓徽却是雕刻着苍龙、猛虎等。铁门内的三层高台大墓,便是袁世凯葬身之处。它呈圆形,全用钢筋水泥浇铸,周围雕的石狮也是模仿西式的“写实”,而不是中国传统式的“写意”。袁世凯这个古怪的墓反映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瞬息多变的身份。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15)

    袁葬安阳,冥冥间似是天意。漫长的记录,有相当长的阶段或时期甚至模糊不清,但袁世凯肯定是一个清晰的休止符,一个清晰得不可能被抹平的终点。王或皇的历史,至此终结,彻底地终结。纵然有谁还做着类似的梦,怎么也做不成了,到后来,连想着的人也越来越少,接近于绝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