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227.poco.cn/mypoco/myphoto/20140721/20/33562157201407212017187058225836167_063.jpg?700x465_120
第三,关注学习细节,重视过程,淡化结果,强调总结。
在孩子对未来有了目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越来越明确化的同时,辅之以有序渐进的学习计划,这个过程中,如何关注学习细节,重视过程的有效性,淡化结果,强调总结,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执行要求了。
还在小学六年级,舅舅就从草稿纸的使用要求开始,逐步规范小竣的学习细节。舅舅是从草稿本开始检查竣的作业的。小时候竣都是随意地在草稿纸上哪有空白往哪写的,我没有做过要求,所以当时拍给舅舅看的草稿纸是横七竖八的,乱成一团。这当然是不行的!舅舅要求小竣的草稿纸必须像作业本那样挨着顺序有条不紊地一行一行往下写,并且每道题的草稿要标出题号,不可以横着摆一道题,竖着又放一道题,中间还插空再弄个竖式,这种做法是绝对禁止的。理科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培养学生清晰有序、逻辑严谨的理性思维,清晰有序的草稿,既有助于清晰地展示解题思路,又便于回头一步步自我检查的时候发现问题。
以下就是我从废纸堆里翻出来的小竣使用过的草稿纸中的一页。从六年级被舅舅纠正后,他的草稿都是这样打的。
![[转载]回顾来时路之总结篇(三) [转载]回顾来时路之总结篇(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其次就是作业的书写和排版。身为高中数学特级教师的舅舅,对竣书写和排版的要求远远高于我这个妈妈。他一直不赞成小竣练行书,坚持要求小竣写楷书,他认为好好认真写字并不会影响考试的完成速度,关键在于思维。很多人以为必须写得快才能完成题量大内容多的考试,比如高考。但是舅舅在长期一线工作岗位上的研究证明,并非如此,规范工整的书写不但不会影响做题速度,反而有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文科的书写更是至关重要,因为文科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分值是存在弹性范围的。美观的排版,是一种审美,也是一种素质。
我还记得初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小竣的字越写越小,越写越密,甚至连记到笔记本上的笔记都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我们给他提几次意见也不听,理由是作业本本来就留空不大,还要环保节约之类的。连续看了几次后,舅舅给气坏了,嚷嚷着说非要亲自收拾,给他惩罚。
这个舅舅给小竣的惩罚措施是什么呢?是一口气给寄来了好多本A4大小的厚笔记本,塑料封皮上还分别注明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名字,要求竣老老实实分类做题,用这些本子做错题本和笔记本,啥时候快写完了就啥时候给舅舅说,本子舅舅管够。
看着那一堆厚厚的笔记本,这个惩罚真是让我们又感动又惭愧!从此以后,小竣的书写老实多了,大小和排版都有了明显改善。
除了美观,舅舅还强调竣自学阶段的答题规范。初学几何的时候,小竣对答题格式不重视,也是乱写一气。于是舅舅让哥哥把同样的题按照标准的答题格式写一遍展示给弟弟看,然后要求竣按照哥哥给出的格式老老实实改过来。初学证明题的时候,小竣步骤上不严谨,经常出现凭空得出结论,推理不严谨,舅舅也是严格要求竣一步步自查自改,把每一步推理依据都用括号写在后面。我还记得,2014年春节我们在成都的时候,舅舅每天上午都在网络的另一端批改竣当天的作业,不过关的作业被不断返工不断返工,多的时候一道证明题被要求返工三四次都很正常。就是在舅舅这样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竣慢慢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好习惯,绝大部分时候,他都能做到会做的题不丢分。
除了作业,错题本的整理格式,舅舅也有严格的要求,每一道错题都要注明错因,进行归因和考点分析。舅舅告诫小竣,题不在于做得多,在于做透做精。理科不刷题是不可能学得好的,但是光刷题不总结不分析也学不好理科,因为题是永远做不完的。这些学习智慧被舅舅融入到日常指导和要求中去渗透给小竣。
舅舅还特别重视让小竣写总结,他把哥哥当年的考后总结格式发给小竣,要求小竣照着那样的步骤写。包括成绩和排名情况,考前复习情况,考中做题感受,考后估分和分析总结,哪些好的经验应该继续保持,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失分情况统计分析,发现了哪些薄弱环节,下一步的整改措施是什么,都要形成书面文字,每一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后都要及时进行这样的总结。竣后来还自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大考开始前一晚,都要看看以前的考试总结,再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写一份简单的考前注意事项提醒自己,这次奥考前他也是这样做的。
以下是小竣各学科笔记本上的部分内容。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08.jpg?525x700_120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09.jpg?525x700_120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04.jpg?750x562_120
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选项就是辅导资料的选择和应用。我比较重视收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信息,往往前辈们都会在各种论坛和群里分享他们对各种资料的使用经验,一些名师往往也会在教育论坛上有这方面的推荐。我哥会把一些小伟使用过的书寄过来,但是因为各地还有各自的当地特色,他也尊重我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略作调整,对我选择的书,他会问问专业人士或者看看目录、排版情况等,从侧面为竣把关。每一本他们寄过来的书,在扉页上,小伟都会细心注明这本书好在哪里或者如何去用。而且,即便是面对同一本书,有时候也不必面面俱到照单全收,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来做,哪些先做哪些后做,舅舅也都会关心,教给小竣选题的方法和自检的重心。正是因为这种细到微处又持续不断的手把手的教导,所以到了初三后,我能渐渐明显感觉到小竣的学习越来越有章法。
下图就是哥哥在寄给弟弟的书扉页上的留言。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17.jpg?700x388_120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18.jpg?700x464_120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19.jpg?700x462_120
说到细节管理,有时候我觉得我哥对小竣的关注敏感度甚至比我还高。比如,2016年的元月8号这一天晚上,我哥忽然问我,小竣最近是不是比较多看Q,我说没有啊,他说你观察观察,问问再说。我那几个月是处于工作状态中,对儿子关注不多,一方面没时间,一方面也觉得他好多地方已经上道了,无需我多操心。但我还是带着纳闷仔细问了一下小竣,一问果真是有看,在我冲凉的时候,或者他写完一科作业的时候,都会看一会QQ,看看舅舅说了啥,天文社群又有什么话题,或者刷刷好友的空间等等。我把这个情况告诉我哥的时候,还替小竣求情说,其实他也是在学习,朋友圈也都是很正能量的,没有瞎聊胡说八道,大部分时候用Q也是为了交流请教问题,应该问题不大。但我哥果断要求给予制止。
那天晚上我哥对我说过的话,原文摘录如下:
“电子产品碰了以后,自觉的思维发散。对下阶段学习,有一定的兴奋作用,那样的话,就在接下来的几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并且无法处于心无杂念的状态。你试想,本来一气呵成的作业是2h,由于你中途看了2次ipad,平均每次收心需要10min,那么你就要2h20min来完成,还是低效率作业,得不偿失。
但是如果你找其他的休息方式,比如适当走动,只需要除去走动的时间,和快速收心最多2min解决,前后加起来的时间,比你玩pad产生的时间要少很多。
电子产品这个东西,你发出去的东西,总希望得到别人一个回复的,不可能完全做到心无挂念,所以最好是睡前用一会,再看会书,进入睡眠。
否则,你的挂念,直接导致你低效率的学习,自己也许感觉不明显,但实际在其中还是大打折扣的。因为你的思维明显要慢几个节拍。
人做事要强调专注。
其实这真是一笔时间账。自己感觉不出来。
比如玩pad,就拿他昨天回复我三次,我只拿前两次来说。
第一次,晚上7:39,玩的时间起码是3min以上。
然后前后拿起放下,共计5min,
开始写作业,思维兴奋2min,
平缓低效率作业起码5min,
相当于花了12min做了几道潜意识题目,也就是说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直接看题,套公式作答的那种。
这种题目做了的最大危害就是,以后都不记得自己做过了。
晚上9:00,他第二次找我。
中途相差一个小时二十分钟,不排除整个中间他一直都能够沉下心做题,但有没有也想过“有没有人回复了?”或者说“有我想要的答案了没?”,或者说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呢?这都会干扰他自己。
所以说,你先看看他有改善吗?如果改善不了,只能强制没收,写完作业才能用。
虽然竣够自觉是肯定的,但是作业期间用Q还是多多少少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用事实数据说话,竣面对这样以理服人,真心关爱他的舅舅,能说什么呢?除了佩服,就是配合。
然而竣也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他并不会百分百盲从舅舅和妈妈的要求。比如在自学的时候,他喜欢把内相关的定理甚至公式等自行整理抄写一遍。舅舅提出这样挺浪费时间的,意义不大,但是小竣就不从,他说通过这样的整理,有助于自己整体把握相关章节的重点内容,自己写过一遍有助于加深理解,在做题的时候提高反应熟练程度。他自己说有用,要做,我们也就由他去,不强求。我们在学习规范上严格要求他,但是具体的学习方法上,则更多地放手让他自己尝试、归纳和总结。
下图就是小竣自学阶段在笔记本上的概念整理。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00.jpg?525x700_120
http://img18.poco.cn/mypoco/myphoto/20160525/20/33562157201605252055052104283973747_002.jpg?525x700_120
虽然在学习细节上我们力求做到更科学,但是在考试结果上,我们却看得很淡,顺其自然,不会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我们对小竣唯一的要求就是:“上了考场,按科学的时间管理法沉下来做题,会做的题不丢分就行了。不会做的丢多少分,都不是你的错。”所以每次考试前小竣都会早早休息,很淡定,从不慌乱。
即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太可能每次考试都一定拔尖,总有失手的时候,总会有或大或小的起伏。
2015年4月2号,小竣物理单元考只有88分的时候,舅舅说:“我认为不叫没考好,只是说,你还没到那个完全掌握的地步。考试靠训练的。没啥关系。我信后来者居上。在自己最忙的时候,学会安排好自己。比如。哥哥高二时候,因为竞赛,落下了所有的文化课。怎么办?他让自己好朋友把今天发的卷子作业都给他收好,写在纸条上,他会抽空一一完成。这就是我想说的,后来者居上是有条件的。学会让自己不打折扣的完成必要的作业。哥哥后来的在文化上慢慢赶超,甚至还有过年级第一,就是靠自己对日常细节的一些处理。”
2015年4月3号,当竣对数学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的时候,舅舅又提醒道:“在应试下,没分数意识很可怕。还记得很久以前我跟你说过,数学达到种什么状态才算优秀?仅仅说考试而言。是考不倒!就是说,不管题目怎么样,哪怕考到了竞赛题都考不倒!”
2015年4月底,小竣从威海参加完天文国赛,一回来就直接参加期中考试,完全没时间复习。那一次我开始有点点焦虑,担心小竣考得差,掉出年级前列,因为初二下的期中考算是一次大考,会被算进以后的尖子生选拔统计数据中去。我哥察觉到了我的情绪,30号晚上,他叮咛我:“这次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要平常心看待。小竣很优秀了,能够慢慢向兼得看齐(学习和竞赛)。你也没必要去想自己哪方面不能给孩子创造环境,相反,我真的认为,只有靠自己摸索出来的,才是牛的。对于小竣,我心中有度。我不会盲目去关心他的作业,不会一味去只关注他的学习情况。我心中有把秤,我知道我什么时候该管他什么,你要相信这一点。答应我,不再去想你和其他牛妈在自身学习上的差距,你应该发自内心地说:‘我要坚持我自己的路子走下去。别人的,都是别人的。我自己的,才是对的。’……我已经把我短板揭露了,给你抹药……”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小竣依旧保持稳定,甚至英语还考了个满分。这件事以后,我哥进一步要求我,要准备好做一个淡定的优秀学生的妈妈,坚信自己的路子是对的,不要患得患失,踏踏实实做好平时的每一天就好,结果,顺其自然。
就这样,随着小竣学习节奏的起伏,我哥对我们时而鼓励,时而鞭策,时而语重心长地引导,我全力配合执行着他的要求和理念,小竣也在舅舅的高标准严要求下慢慢成长。关注细节,重视过程,淡定地面对结果,及时总结。
总结(四)预告:用行动说话,学习不讲条件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