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南粤名师】如清平: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复习题
标签:
转载 |
深圳市南山区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复习策略
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备课组
一、落到实处——看似平常最奇崛
1.“实”在每一个环节。
(1)读、练、讲、查不能浮。关键词:天天坚持
读到实处:专人负责早读计划的制定,读的内容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定,防止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
练到实处:基础类试题铅笔做,错误的试题反复做。定时、限时、自测、自检。力求实效。
讲到实处:基础知识尽量少讲,如果需要讲解,讲解之前能够让学生先尝试自主归纳。讲解时不能只讲解答案,讲规律,讲失误原因,讲巩固落实的方法。
查到实处:可以不批改,但不能不检查。常规套卷,每做必收,每收必批,每批必讲,养成习惯。
(2)诗文默写不能错。关键词:人人满分
多达6分的诗文名句默写(试卷中唯一一道通过努力可以得高分甚至拿满分的题)常抓不懈。我们主要利用早读课进行读背,分册背默,分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再进行第二次验收,直到完全正确。
(3)广泛阅读不能少。关键词:人手一册
语文离不开读书,而且要多读,即使是高考复习的紧张时期,也不能丢弃。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复习阶段也是如此。高考试题是社会生活变迁的晴雨表;它要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对生活的评判能力。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时代感不强,不可能学好语文,复习备考期间,我们倡导学生多读读课外的语文报刊、名家散文集以及《青年文摘》《散文》《读者》等杂志,组织学生征订了《读写天地》《中华活页文选》《考试报》等报刊,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拓展视野,启迪心智,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2.“实”在每一个考点。
讲清考点明规律。关键词:有的放矢
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真题。从中可摸索出命题趋向,在备考中才不致于走弯路。落实每一个考点。要求学生做到两“熟悉”,即熟悉考点要求,熟悉高考规律。两“掌握”,即掌握解题方法,掌握经典题型。
3.“实”在每一次练习。
精选典型练习。关键词:一练一得
落实每一道习题。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尝试根据这一变化设计训练题,对选用的复习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删补,在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下夯实基础。
落实每一次讲评。提高讲评质量及针对性,讲清试题的测试点,讲清试题的解题思路及应试策略。
落实每一次纠错。了解错在何处,为何错,如何避错、纠错。
二、紧抠细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细节决定成败,力求高考基础知识复习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语文复习备考不可能与其他学科争时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靠“大运动量”,靠“大投入”取得好效果的。俄而且打疲劳战,浮游题“海”也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力求在复习效率上下功夫,做到“四细四加强”。“四细”即复习计划要订得细,复习内容研究要细,学生情况了解要细,反馈评析落实要细。“四加强”即要加强集体研究,加强学情分析,加强互相听课,加强信息交流,集约型方针对教师备课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精益求精,措施才制定得有效,补差才落到实处。
1.重点内容逐一攻关。关键词:分工负责
我们采取分工负责制,备课组长总负责,重点考点责任到人,形成系列学案,逐项落实到位。
2.分层辅导促进转化。关键词:以人为本
立足于学生的“学”来抓备考。把主要任务确定为控制与诱导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构筑语文知识和能力体系,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把职责的根本确定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力求让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
采用“因材施教”方略,实施差异性教学,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在内容范围、深度和难度方面有所差异,对尖子学生和关键学生指定教师采用不同的辅导策略。
3.知识缺漏经常整理。关键词:抓分为上
第一招,每次训练后做错题整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少犯低级错误少失分。第二招,“抓”典型例题的积累,字音,成语,实词虚词,病句辨析,各类语用题,经常进行归类整理,方法整理,形成个性化的积累本。以夯实基础,触发灵感。
4.学生心态及时调整。关键词:快乐语文
一是教师以扎实有效的备考行动给学生以信心,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同时,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学习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平时考试指定范围、题型,不搞“躲猫猫”,确保平时检测的针对性,基础性。二是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多一些问候,多一些赞扬,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关心。
三、促进高效——一日看尽长安花
1.复习高效在课堂。关键词:优化主导
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念融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并积极探索高效益、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控制课堂容量,不“满堂灌”,同时,积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重视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又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十分重视集体备课这一环节,努力提升备课质量。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复习高效在学生。关键词:优化主体
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学科,介绍历届学生因语文学科。即使文科生也会把它排在历史、地理之后,这是高三语文老师都清楚的事实:语文挤不过其它学科。如果把提高语文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语文课堂之外的课下时间,那就等于放弃希望了。
3.复习高效在训练。关键词:精讲精练
精选练习材料,既考虑知识点,又着眼于高考的能力点。体现科学性、基本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的原则。对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教师事先预做,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成套发放、教师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的做法。在讲评时突出三性:(1)评讲时有“辐射性”,评讲不是单纯就题讲题,而是从一道题出发,改变设计方式,进行多角度变化,带出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2)评讲时有“指导性”,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指导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建立正确模型,如何排除思维障碍。(3)讲评时有“诊断性”,分析学生试题出错的原因,找出学生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如何预防非能力因素丢分现象的发生,达到诊断和预防的双重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