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4)

(2010-08-27 00:37:11)
标签:

广大教育

一对一

外教英语

辅导培训

语文

高三

高考

复习

测试

心理

试题

分类: 高中教育

 

荆楚草儒工作室

 

 

    (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唔为尔新其糯。”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千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乎渔,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2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乃易其敝衣                                         敝:破旧

 

    B.女角遽反                                           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

 

    D.至社卒叛时,将发以嶦军                             发:发放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

 

    A.

 

        因泣下霑矜 ,与武诀去

 

        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一夕,为海潮所沦

 

    D.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A.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曾其肉,味倍常鱼

 

    B.                       

        常令樵险汲深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C.       

         及洞节,母往,女守庭果

 

         女用其言,金及衣食随欲而具

 

    D.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呼鱼。

 

    (2)母归,但见女抱挺树眠,亦不之虑。

 

    (3)陀汗于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拷掠之,竞不知所从来。

 

    答案:

 

            10      11     C

 

    12.(8分)

 

    (1)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

 

 

    (10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注]①间关:辗转。    ②逋负:拖欠税赋。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百姓“仁厚”的一组是()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                  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A.                                     B.

 

        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                  道不候报,出官癝米赈之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所得周给。      亲族哀钱三万遗之

 

    C.                                      D.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           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好学,喜欢弈棋。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3分)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4分)

 

    答案:

 

    8、【答案】:D质:典当、抵押或译为:把……抵押给,是名词活用动词。

 

    9、【答案】:B(A对亲之孝\使两川者所为;C都是对亲友仗义疏财\乐于相助;D亲族对查道的资助\不偷取他人佳枣)

 

    10、【答案】: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语“有犯不较”作证,加上前边有“道性淳厚”,说明其非常厚道。此处属望文生义,话说回来,如果C项正确,那么查道就是没有原则的昏官了,这与整个文段内容有矛盾,聪明的学生应该会想到这个问题,这正说明了此题有极高的区分度)

 

    11、(1)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2)【参考译文】:(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独自骑马带几名仆人,连短刀也不拿,辗转山林沟壑百来里,径直奔向贼寇的住地。

【广大教育——精英式中小学学科辅导中心】
100%省一级重点学校专职骨干教师任教;

100%金牌外教英语口语;

100%个性化VIP小班设置。

100%教育界资深人士管理。
地址:广州天河北路
电话:020-38802362

QQ:13434663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