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香港幼稚园”不同于“内地幼稚园”的十大特色

(2010-06-10 00:58:12)
标签:

转载

     [转载]“香港幼稚园”不同于“内地幼稚园”的十大特色

我和老公是在内地教育体制下成长的一代人,来香港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常常惊叹于香港教育体制和内地的不同。有了孩子后,感触更是一日深过一日。从J上playgroup开始,我这个对香港教育体制完全两眼一抹黑的妈妈,就开始着手学习琢磨香港的教育系统。J2岁开始上nursery,今年即将要去上K1,今天我就从香港幼稚园说起,与内地的学前教育发展相比,香港的幼儿教育起步晚时间短,但由于起点高思路活观念新,现在已蓬勃发展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总结了香港幼稚园不同于内地幼稚园的十大特色,纯属个人判断,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1 开学日期:和内地大部分幼稚园都是9月1日开学不同的是,香港幼稚园新学期开课时间并不是统一的,从每年的8月开始,各个幼稚园陆陆续续开学迎新。

 

2 假期:香港幼稚园会有各种各样的长假,比如圣诞节,元旦,春节,复活节等,我最怕J放假在家,尤其是圣诞和复活节的时候,孩子在家疯两个星期,我也崩溃了两个星期。

 

3 8号风球:台风是香港的一大特色,香港天文台一旦发出8号风球信号,香港所有学校停课。

 

4 半日制:在内地,几乎所有的幼儿园均为全日制,个别有寄宿制。而在香港,很少有儿童是全天待在幼稚园的,一般只上半天,只有少数几个幼稚园会提供全日制班。

 

5 大多没有直升小学:在香港,大部分幼稚园包括一些名校,都未必会有直升小学,但入读名校对选择日后的小学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的家长们从幼稚园开始就挤破头的就想把孩子送到各大名校去。

 

6 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分两类,即幼儿中心和幼稚园。幼儿中心归社会福利署管辖,招收2---6岁的儿童。幼稚园归教育署管辖,招收3---6岁的儿童,多为半日制。幼儿中心及幼稚园大多一自负盈亏及非盈利的形式独立存在。

 

7 语言:在内地,普通话作为母语是在每个幼儿园必须学习使用的,而在香港,97回归后普通话学习才真正在幼稚园被重视起来。现今香港推广两文三语教学,香港的儿童必须同时学习三种语言:粤语、英语、普通话。然而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普通话课程,不同的幼稚园侧重点不同,本地学校以英文和广东话教学为主,国际学校以英文为主,只有少数的幼稚园会完全用普通话和英文教学。

 

8 汉字书写:内地幼稚园学习简体中文,而香港幼稚园学习繁体文。

 

9 寸土寸金: 内地几乎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立的操场和院落,以便孩子们做操、活动、游戏时用。而在香港,由于寸土寸金,幼稚园很少有户外活动场所,大型游乐设施和体育器械也是少的可怜,而水池、沙池、树木和草地更是只有在少数几个大型幼稚园才能看见。因此,儿童的户外活动和体能锻炼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孩子们只能在室内活动空间,这对天生好动的儿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欠缺和遗憾。

 

10 政府学券:为减轻家长负担,香港政府以学券(即教育券,education voucher)形式为3岁至6岁幼儿的家长提供学费资助,所有本地非营利幼儿园只要每年学费不超过2.4万港元,都可以按实际招生人数向政府申请兑现学券。届时,政府每年为推行该计划将额外投放20亿港元幼教经费,但私立独立幼儿园(也即传统所说的营利幼儿园)不受此惠。

 

我会在被推荐的文章最后,宣传环保话题,希望借助新浪平台,呼吁我们周围的每个人能够爱护地球,从我做起!一向爱护鼻子的朋友们,请响应我的呼吁,一起加入进来,不要小看个人的力量,全球化把每个人的因果都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人的消费模式,所作所为,都在影响所有人。如何改善环境,请阅读:从我做起:十大迅速改善环境的环保节

 

环保:请买玻璃瓶装的饮料

 

出门难免会口渴,尤其是孩子。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出门都会自己带水,但偶尔忘记带水或者水喝完了的时候就需要去买些饮料,买什么样的饮料比较环保呢?我们家的做法是:只买玻璃瓶包装的。

 

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会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塑料的危害,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人们用塑料的几率。从个人角度来说,如果人人都能有意识的避免用塑料制品,这个地球会减轻很多负担。我不要求别人,我只要求我们自己。从J出生开始,我就只买玻璃包装的饮料,买回来后玻璃瓶子还有很多用处:

1 装食品:比如装豆类,胡椒粉,花椒等小颗粒食物。

种植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