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二(续)

(2010-06-05 00:18:22)
标签:

转载

101.       对于喜欢破坏东西的孩子一定不要纵容,要使他们在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后果中得到教训,受到启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珍惜所有,才会懂得爱惜。

102.       家长一定要记住,一个心理受到的打击的孩子必然会变成一个毫无作为的人。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一些不但没有得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除了对孩子的错误提出指责,也要给他们相应的鼓励。

103.       当一个孩子告诉父母“我感到难受”、“我很失望”时,粗心的父母往往会一笑了之。他们会说:“小孩子嘛,能有什么失意的感受呢?”“别淘气了,你没有什么可失望的。”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么,孩子也有。因为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成年人在失意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难道孩子就不需要吗?当然也需要!

104.       一个人是否幸福往往取决于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终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一个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在身体方面慢慢长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变化。为人父母都,千万不要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体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长

105.       引导孩子不要轻易地去怀疑自己的朋友,各种猜测和疑虑都会加大朋友间的裂痕。应该相信,只要是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间有着真正的友谊,彼此就不会有绝望的时候。

106.       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阳,那么他看到的也是太阳,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么他看到的也是黑暗。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会,一定要有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态度,不能追求完美无缺,不能求全责备。

107.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学习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为重要,许多时候,孩子学习不好,往往不是智力问题,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108.       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错误的教育方式及孩子抗挫折比较低造成的。当一个孩子被自卑心理所笼罩,其身心发展及交往能力将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因此,家长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指责,让孩子在实践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并从成功中体会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本领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109.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体现在身体上和智力上,也体现在心理上。一棵小树苗,只浇水施肥而不见阳光就难以长成参天的大树。尊重对于孩子,就好比阳光对于小树苗一样。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无法长成父母期望中的参天大树的。

110.       心的高度影响跳的高度,教育孩子时要培养他超越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设限的高度。只要他的意念不屈服,他就有可能突破障碍、恐惧,达到自己心的高度。

111.       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综观全局,以宏观的眼光考虑大事,也能通晓利害的关键所在,胸怀宽广,不囿于蝇头小事。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埋头于手中的事,而不为无所紧要的事情所困扰、打断,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豁达。

112.       成见是阻碍人们形成正确认识的大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以证据和事实说话,客观地、中肯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绝对不能心有成见。

113.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长教育孩子时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再给予。千万不要盲目追求虚名,看到别人给孩子什么就给自己的孩子什么,很可能那并不是他所需要的。

114.       当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时,要让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某一方面很出色。而事实上,每一个人,至少有七种基本的智力方面的技能,如:数学逻辑、语言、音乐、空间、身体动觉以及两种类型的个人理解力,即我们理解别人以及处理自己的梦想、恐惧和烦恼的能力。或许孩子不喜欢写作,却可能在设计上很有天赋或者有能言善辩的口才。

115.       父母不应该把孩子看得过于弱小,因为没有哪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是弱小的。在成人的心中他们或许只是孩子,力量微不足道,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和成人无所区别。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强。

116.       对权贵和名流的盲目崇拜,只能给孩子带来两种结果:对自卑心的安慰和对自尊心的亵渎。所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会尊重自己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117.       人在没有压力的时候,就能轻易地做好一件事。而当人被压力包围时,一件很简单的事也会被自己弄砸。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应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而应让一切自然和谐地发展,并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快乐。

118.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能重新开始,不能从头改写。为过去哀伤,为过去遗憾,除了劳心费神,分散精力,没有一点儿益处。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时,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要引导孩子分析过去的错误,寻找原因,并从错误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重新奋起,积极地去做下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希望在未来。

119.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当他们受到伤害时,都期盼着得到父母的爱。所以,父母无论工作多繁忙,生活多不顺心,在孩子面前都要克制,都不要伤害 心灵。

120.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战胜困难的心理支撑。有了这种支撑,就不会感到孤单,就不会失去自信,就能给孩子以信心和力量。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安全感,做孩子心目中的保护神,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成为他不屈的信念和依靠。

121.       “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一片阳光雨露般的爱心和由爱生出的技巧。被重视、被关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对成长期的孩子尤其是这样。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掌握爱的艺术,给孩子以尊重、信任、宽容和一个愉悦的心境。一个不懂得适当表达爱的家长可能会毁掉孩子美好的明天。

122.       孩子的恐惧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来源于没有自信心。只要建立起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感觉,那可恶的恐惧心理自然会消失掉。父母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逐步积累,相信不久后你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123.       在你听孩子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打断孩子的语言?很多家长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孩子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大人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教。如果不懂孩子的话,就请听他说完吧,这就是倾听孩子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到孩子所说的意思上。

124.       当孩子心中怀有怨气的时候,父母沉默有时能够帮孩子更好地发泄这种怨气。有时,父母也要做子女的听众,把子女的话听进去,不仅是尊重儿女的表现,也是进一步沟通的必经之路。

125.       在亲子关系中,作为强势群体的父母亲,若能在亲子冲突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孩子也许就会更加体谅你的难处,更容易依赖你,从而也就更乐于接受你的教诲。相反,如果只是高高在上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126.       教育孩子做事情要讲究方法,通常来说,强硬的处世待人态度往往适得其反,而温和又充满爱心的方式最易安抚人心,被人接受。这样做事,要比用其他方式更有力量。

127.       虽然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但是他们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谁也不应该侵入另一方的秘密生活,任何人都是独立的人体。父母往往在无意中破坏了这种平等,因此,也往往在无意中自行了断了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纽带。可以设想,没有信任作为基础,教育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128.       快乐永远不会是奢侈品。生活再苦,钱再少,也不要忘记给孩子爱与快乐。只要用心即使生活条件再艰苦,生活环境再恶劣,也能缔造美好的时光,让快乐环境在孩子周围。而这种快乐,将滋润孩子的一生。

129.       孩子们最讨厌父母早上叫醒他们,破坏他们的美梦。这时,最好能换一种叫醒他的方式,就是给他们买一个闹钟,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130.       有些父母认为吃饭就要像吃饭,其实有时候也需要因势利导,不可一味强求。在餐桌上讲故事的例子里,我们发现游戏并没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相反,游戏融洽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父母避免了潜在的冲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31.       苦似良药的严格和情深宽宏的理解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也都要看一看是否具有实施的条件。“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也适合父母与孩子间的争执。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如果双方都坚持已见,就无法达成一致,不妨理解一下对方,互相做一些让步,事情就可能圆满解决。

132.       当孩子惹出麻烦时,家长要做的不是承担并且解决这些麻烦,而是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麻烦。这样他们就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有责任感。

133.       对于孩子说的每一句话,父母都要用心去揣摩,或许一个不经意的忽略就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永久的创伤。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够跟孩子帖得更近,才能及时除掉孩子心中不必要的顾虑和疑问,消除与孩子间不必要的误会。

134.       当孩子向你抱怨心中的不快时,最好不要用训斥的口吻教训他,要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并细心地倾听他的想法。这样不仅增添了家庭的融合感,也能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135.       孩子需要的是宽容,而不是训斥。一味地斥责只会让两代人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多理解一下孩子吧,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这样更利于亲子沟通。

136.       孩子很容易为某件事情而烦恼,这时父母应该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去倾听。在交流中引导孩子找出贴近他自己思考方式的解决之道,为他化解这种烦恼,抚平他的心。

137.       很多家长老是抱怨孩子不能体贴和理解父母。父母每天不但要工作,还得操持家务,特别是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可孩子呢,好像是得了“感情淡漠症”,对父母并不“领情”。其实,造成孩子“薄情”的,正是家长们自己。你的这份爱心让孩子体会到了吗?如果你总是对孩子不吭不响,默默地做着“无名英雄”,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认识到这种平凡中的伟大呢?

138.       应该多花一点儿时间来陪伴你的孩子,而不要让时间从手指间轻易溜走,在不经意之间忽略了人间最珍贵的亲情。孩子在成长的阶段,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不仅体现在物质的给予,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沟通,真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孩子更加可亲可爱。

139.       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有了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因此,父母应多腾出一些时间陪孩子玩耍,使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体会生活的幸福。

140.       孩子有了烦恼时,总喜欢找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听众。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为孩子的烦恼做出指引,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思路慢慢拓宽、理顺,进而也就会顺理成章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41.       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家长不要马上揭穿他,这样做会激化彼此的矛盾,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允许孩子犯错误,给他一个自己认识和学习长大的空间。

142.       不要让孩子掉入权势和财富的旋涡。不要让现实物质的阴影过早地改变他们纯洁的心灵。要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很富有,金钱并不是财富的全部,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

143.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诚信的基石。任何不诚实的行为都无法长久隐藏,家长不仅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自己更应时时注意以身作则。

144.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行为的参考和示范。要及时利用身边的机会,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样,孩子才能够向好的方面发展。

14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母要教育孩子积极向善。不要纵容孩子的过错,要不然只会害了孩子,使他越陷越深以致将来铸成大错。

146.       年龄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会被孩子不自觉地效仿。好的行为被效仿,当然很好,但坏的习惯被效仿了,改变起来就很难的。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一定要直到表率作用,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引向歧途。

147.       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耐心地教育,用正确的言论引导孩子,让他明白整理。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今后的待人处世中注意规范自己和约束自己。

148.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以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为人父母,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和形象,切不要漠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149.       要教育了诚实的孩子,首先父母必须诚实,说话算数。如果对孩子说话,提出要求或回答孩子的问题总是如同儿戏,久而久之失去的不仅仅是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也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一步步放弃诚实和信用。

150.       摇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孩子未来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151.       真正能够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而一直努力不断的孩子,即使天资不好,也一定能够成功。父母不但应对有天赋的孩子充满期望,就是对那些天赋不高甚至愚笨的孩子也不要丧失信心,也应给以良好的期望。要改变对孩子的不良印象,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传达给孩子,它会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最终也会让父母满意。

152.       要让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类似“荨麻”的话,反而可能被它刺伤;如果大胆地伸出手去,你会发现原来它比想像的要柔软得多。

153.       应该让孩子知道,做了错事只要敢于勇敢面对,就还有补救的机会。如果逃遮掩掩,不仅会闹得心情忐忑不安,还会继续下去,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154.       教育孩子有多种方式。有时应该温和,有时必须严厉甚至狠心。“严是爱,松是害”,一味娇宠孩子,容忍孩子的恶心,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所以,该狠心的时候就要狠心,把孩子逼到很为难的境地,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问题。

155.       教育孩子也应该赏罚分明,孩子做得好,就应该适当奖励一下,做得差,就要受到适当的“惩罚”,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也为他正确地看待别人和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我们还要教育孩子不能因为困难而灰心丧气,要勇于进取。

156.       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代表了天下父母的爱子情怀,但是,为人父母者,你们都能做到这些吗?如果不是,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吧。

157.       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去掌握内在的知识,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适当地给孩子们出点难题,让他们出出丑,然后选择时机就事论事,往往能够鼓励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58.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因为粗心而遗漏某事时,做家长的不要马上提醒他,而应该让孩子在事后的体验中尝到粗心的滋味。这样,孩子才能及时汲取教训,警示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159.       面对困难,抱着顽强的态度与执著的精神固然不错。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借用你周围人的力量,可能会使你更快更好地完成,教育孩子从小具有团队精神尤为重要。

160.       没有不犯错、不出错的孩子,关键是如何看待孩子的错误。家长应该分析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切不可轻视和责骂曾经犯过错的孩子,要给予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孤立和抛弃自己的孩子,他们是需要雕琢的玉石,你就是雕刻家,而要全力帮助、挽救这些孩子。

161.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但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爱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作为父母应像故事中的富商一样让孩子学会自己追求快乐,体会快乐的生活。

162.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认清自己,不要以别人的行动决定自己的取舍,而要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思维方式。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有了正确的参照物,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与行动,切忌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跟着别人随大流。

163.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诱惑,有些诱惑大得足以让你为之而心动。但人格的魅力不在于如何捕捉住诱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在涉及原则性的关键问题加以坚决制止和引导,将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164.       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人父母者,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方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原则往往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根植于孩子心中,成为将来孩子人生态度的一部分。所以,父母要严谨自律,为自己的孩子做个疏忽,使自己的不良言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人格。

165.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琐屑之事造成误会、导致不和甚至动气伤神,造成永远的伤害。而言语的伤害胜过利箭的伤害。当孩子脾气不好时,就容易说出伤人的话,这时家长应当帮助孩子转移这种情绪。如果孩子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