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阅读的学问

(2010-03-30 21:56:01)
标签:

转载

广大教育的博客
原文地址:阅读的学问作者:儿童教育萧愚

[转载]阅读的学问

 

一位妈妈问:我的孩子七岁了,能认很多字了,读一般的书都没问题。我的问题是,读书时,是让孩子出声朗读,还是让他默读?朗读的话,我想可以锻炼他的口才吧,但是朗读太慢了,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默读呢,我担心孩子读的太快。现在有时就表现的太快了。一本阿呆和阿瓜的故事,一百多页,三十多个故事,他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我问了他最后一个故事都讲的什么,倒也能讲出来了。我还是担心,他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样的阅读能行吗?

 

针对这个问题我简单介绍一些有关阅读的基本知识。广义的阅读包括朗读和默读。不同的阅读方式作用也有不同。

 

朗读的意义大致有三个:

 

  • 锻炼孩子的口齿。通过大声朗读锻炼口腔肌肉,让普通话更标准
  • 增强孩子的语感。尤其是朗读诗歌,读多了甚至自己能作诗
  • 帮助理解文章。朗读中的断句,能够看出孩子是不是对内容真的理解。

 

默读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这种阅读大致分为两类:精读和泛读。

 

精读的意义大致有如下几个:

 

  • 学习文章的字词,主要是针对课文
  •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主要是针对范文
  • 汲取文章中的知识或思想,读经典一般会起这样的作用

 

泛读的意义大致有如下几个:

 

  • 通过阅读得到快乐,快感,快餐文学主要是这种作用
  • 熟悉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比如,复习课文
  • 检索查询有关知识或信息

 

大家看到,不同方式的阅读各有各的用处,不能说哪种阅读方式好,哪种方式不好。我们需要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的选择阅读方式。

 

如果孩子的口齿不佳,普通话不行。那么,就应该在朗读上下一些功夫。比如,如果孩子每天有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那么,不妨拿出20分钟到半小时练习朗读。

 

如果孩子的朗读过关了,就可以给孩子更多时间去默读。去读自己喜欢的书。朗读这时可能五分钟就足够了。

 

精读和泛读的分配也要视情况而定。经典的东西一般可精读,可与孩子进行讨论,问答,让孩子写或者聊读后感。注意,此经典不是指古文经典,详见“帮孩子与经典交朋友”。此外,切记不要把写读后感之类当成任务和作业。这种读后感也许就是聊出来的,你记录下来而已。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最高明的教育。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帮孩子与经典交朋友。如果只是逼迫孩子背下一些所谓的知识,长大后不仅知识会忘个精光,而且会让孩子讨厌经典,对经典敬而远之。

 

泛读除了读精品之外,也可以让孩子读一些快餐性的文字。像阿呆和阿瓜的故事是典型的快餐文字。对这种文字,孩子读得快是正常的。不必让孩子将其按照经典那样精读。

 

快餐性的文字就像快餐食物一样。主要问题是缺乏营养,过量食用会有害。但快餐的东西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快乐,能够开阔眼界,还可通过阅读熟悉以前学过的字词。也就是说,在文化1这个层面上会起一定的作用。

 

所以,我们对快餐文字,既不能放纵,也不能完全排斥。重点是控制摄入量,别让孩子将其当做主食。如果孩子把快餐食品吃得饱饱的,可能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吃精品的东西了。这方面的度如何把握,需要我们动一动脑筋。

  

总之,阅读方式的选择与阅读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内容不同,目的不同,阅读方式也是不同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