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好气血,头发不黄

(2013-01-22 08:37:26)
标签:

吴大真

我的中药养发书

青春常驻

美容美发

健康养颜

分类: 我的中药养发书

  皮肤白皙,头发略带黄色,发质光泽柔润,看起来像有一种健康美。如果头发没有经过染色,而颜色枯黄,看起来像枯草,且稀稀拉拉,细细的,比较脆弱,或者是乱茸茸的,多半是头发生病了。
  导致发黄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身体里面的肾气不足,精血亏虚,或者是生病过久,导致头发失养。通常,女性还会伴有月经总是提前来,经量少,颜色黑或浅,严重的还会有崩漏、带下等症。男性多容易出现容易疲劳、神经衰弱、工作力不从心等状态。表现在外在上就是面色萎黄,有浮肿状,头发黄黄的,蔫蔫的。因此,补精益肾,养血乌发就非常必要了。如果看中医的话,医生一般会建议吃一些养荣汤、地黄汤、乌发丸,同时搭配使用例如菊花散、巫云散等外洗方子。
  比如,在《圣济总录》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调理黄发内服的方子——“秦椒丸”。原文是这样的:“秦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生干地黄焙,旋复花、白芷各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温开水送下,可治髭发黄悴。”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将秦椒去掉根蒂,处理干净后,略炒一下,生的干地黄焙干,然后将炒好的秦椒、焙干的干地黄,外加一两(折合成37.5克)旋复花、白芷一起研成细末,与蜂蜜一起炼制成丸子,做成大枣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个丸子,用温开水送服,对于治疗头发发黄很有效果。
  秦椒,性辛、温、颜色鲜红,辣味浓郁,是辣椒中的上品,有“椒中之王”的美称,相传早在战国时就开始种植,由于主要产于关中八百里的秦川,故名。经常食用秦椒,可以开胃消食、补肾温阳、祛风和血,因此还常用于中医方子中,比如著名的补肾养血药酒——“四味秦椒酒”,就是秦椒、白芷、旋复花、肉桂和白酒混合制成。从这个药酒的配置中也可以看出,秦椒和白芷、旋复花是常见的搭配。
  白芷,也是辛,温,归肺、胃经的中药,具有祛风解表、燥湿通窍的效果,可用于温经通络,多用于女性气血有关的病症,比如《本经》中说它:“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长肌肤,润泽。”在调理病症的时候,也有养颜美容的功效,这都归功于白芷调气血的强力。旋复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很常见,“味咸,温”,如果耳朵生了疮,用旋复花烧干研细末,用羊油调和涂抹,就会很容易好,因为旋复花“消痰结,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由此可见,这三味中药的搭配非常利于调血、活血,经常内服,利于活络头部血气,使头发得到濡养,从而不会血少而黄。
  另外,在调血的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血才能保证头发营养,因此养血必不可少,本方中的干地黄就起到这样的作用。生地黄又名地髓、原生地,味甘,性寒,无毒,是滋阴,养血的大补药材,常常用于失血、血虚的病症,比如吐血、血崩等,男女都可以食用,这在《别录》中说的最为全面:“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略微提示一下,购买生地黄的时候,要以坚实、不易折断、乌黑光亮、油润有粘性的为佳。
  一般,中药丸的制作都喜欢用蜂蜜调和,本方也是如此,这是因为蜂蜜不仅营养丰富,滋味甜美,还因为蜂蜜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的功效,能配合诸多中药,共同发挥药性,使药丸的效果最佳,也保证食用起来更加可口。
  内服加上外洗,效果会更好,《太平圣惠方》刚好记载着一款治疗黄发的外洗方——黑豆洗发法:“用黑豆三升,用水七升,将豆煮烂,去豆,煎汤令稠。常用涂发,可治发黄。”在古代计量单位中,一升相当于现在的1.5公斤,因此,在熬制黑豆汤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比例来做就可以了。比如用1公斤的黑豆,放2公斤多一点的水就可以了,关键是将黑豆熬的熟透了,煎出来的汤非常浓郁,然后用熬好的黑豆汤涂抹头发就可以了,当然,最后要用清水洗干净。这个方子在《备急千金要方》也有类似的记载:“大豆五升,酢浆水二斗,熬取五升。沐之,可治发黄。”所以,非常值得一试。
  黑豆,属于常见的补肾之谷物,既便宜又好吃,一般老百姓肾虚,尤其是调理肾虚头发早白、发黄等病症时,就会吃一点黑豆制品。其实,黑豆也可以外用,据医书记载,在古代的染发膏制作中,黑豆就是主原料之一。这里,用黑豆来洗发,不仅能利于头发变黑,还能运用黑豆养血祛风、补肾益阴的作用,入肌肤表里,活络头皮气血,从而活血养血,为头发更好的吸收营养创造了环境,更深入的调理黄发。
  最后说一下,黄发不仅仅只发生在大人身上,很多小孩子也头发稀疏萎黄,常被调侃为“黄毛小子”、“黄毛丫头。”这时,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和重视,不能只以为是小孩都那样,其实这是小儿发育不良的体现,或者是吃的糖过多,或者吃的太油腻,体内脂肪过多,导致血液中有了酸毒素,从而出现黄发,有的严重的还会出现赤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