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面试贴士
(2011-02-11 19:58:38)
标签:
梁芷珊香港信報專欄讀市生意面試貼士杂谈 |
分类: 2011香港信報專欄-讀市生意 |
到大学、中学演讲,同学们最有兴趣听的题目,永恒不变是「见工贴士」。面试技能的确是贴身技艺,永远有用得着的机会。工作是漫漫长路,有谁敢担保不需一而再「搵工跳槽」?
面试和被面试,都是一种技能,公司是否请到好员工,或求职者是否找到一份好工,就在那三十分钟面试时间中决定。坦白说,聘请员工而员工不能通过试用期,或短时间内离职,对双方来说,都是浪费时间,损失重大。
在聘请员工方面,我会给自己这样的一个指针:经过我面试甄选的员工,能服务公司三年或以上及有好表现,这才算是我面试及训练成效的合格分数。而过去我在这方面的成绩,可算是合格有余,由家佣到最贴身助理,她们都帮我十年以上,彼此合作愉快。世界上最理想的劳资关系是:打工的赚到能过活的金钱;做老板的找到能帮忙的下属。
当然,公司与员工的长久关系,不只在于面试是否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合作期间擦出火花。面试是头关,所以也极为重要。
拣蟀过程,是尽量透过问答沟通,认辨应征者的优点及特质,以最配对公司要求者为合。面试是双方互动的,公司请不到好人员,管理人员要首先问自己的面试技巧有没有问题。我们公司旗下有些是饮食业务,员工流动性向来很大,我们开会,其中两个经常性讨论话题,就是本周新员工服务表现,和员工离职情况。
常常听到部门主管慨叹部份年青人很「难教」,接受训练之后,表现未能做到公司要求,主管讲多两句,新人很容易就辞职不干,如此一来,训练期间公司照付了人工,但没有得到相关服务,一来一回,双重损失。我相信以上难题不只是我们公司独有,很多企业都在面对同一挑战 - 如何减低新入职员工离职比例?
我认为关键在于整个请人的过程。由登报到约见、登记、面试、选人、入职,以及初期训练,公司负责人有没有具备相关技巧?换句话说,经常请不到好人的,到底懂不懂请人?面试的时候问甚么问题?又如何分析应征者特质?
我公司的会议房,全是落地玻璃间格,每次见房内有同事为应征者进行面试,我都会想:「问的问甚么,答的答甚么?」观人于微固然是触觉和经验,但在面试时问应征者甚么问题,就绝对是领导智能了。
有次开会,同一位部门主管又概叹年青员工流动性大兼教而不善。我问:「还是你不懂得请人?」聘请员工的时候,是你认为他适合这份工作的,但事实不然,而同类情况在你身上发生得特别多,很明显就是请人技巧问题。
明白不同行业都有其独特性,某些职位流动性特高不足为奇,但凡事均都有一个成败的平均比例,如果公司发现某位主管有条「所托非人命」,公司就必须要评估他的面试技巧了,很大机会是他不够聪明,或不够经验,或不够眼光。
至于给同学仔的最大贴士,就是请大家紧记这六字真言:「人拣你,你拣人」。在面试过程中,尝试发现哪间公司的管理人员「最有料」和「最无料」,两个都是你的好选择。跟着强劲的上司,固然可以学习得很快;但遇着一些连请人都不懂的管理层,你的工作前途应该更为光明,只要你的工作表现稍为好一点,必定很快就爬头上位,跃升管理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