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ghostinthezoo
ghostinthezo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62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太空授课”为什么能抢到“世界第二”?

(2013-06-20 11:21:43)
中国太空授课为什么是“世界第二”?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正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这号称是“世界第二次太空授课”。有朋友不明白了,美俄曾经完成过那么多太空载人任务,国际空间站也运行了近20年,为什么中国抢到了这“第二次”?
这要从航天飞机说起。
航天飞机说是“飞机”,但其实在轨道上和一般的卫星、飞船没有什么区别,也是靠小型火箭发动机,而不是机翼等气动元件进行机动的。但是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后,航天飞机就变成一架大型的滑翔机,可以像普通飞机那样着陆。这个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般的宇宙飞船返回舱通过展开降落伞减速,在着地时还需要火箭反推起到缓冲作用,这个过程中乘员要承受很大的过载,未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员难以承受。航天飞机滑翔着际的形式的过载较小,这让航天飞机能够搭载一些没有受过严格航天训练的科学家。既然科学家能够上去,那么各种其他“闲杂人等”也可以上去,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花纳税人的钱做一个宣传攻势:发射一个普通人——女教师麦考利夫到太空上。
后来大家都知道,1986年,“挑战者”号失事,麦考利夫不幸身亡。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此后美国颁布“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航天飞机任务”的禁令。2007年,当年一同参加选拔的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终随“奋进号”飞上太空,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太空授课。
大家明白了吗?把女教师送入太空的关键是要有航天飞机。航天飞机因为增加了机翼等和在大气中飞行有关的部件,重量和系统设计难度都比飞船要增大很多。如果只是为了送人上去,总是让人觉得不合算。于是美国人决定把它弄得更大。美国的航天飞机拥有一个直径4.6m、长18m的大货舱,能装载重达25吨的有效载荷,相比起来,俄罗斯的主力太空工具联盟TM号飞船的服务舱的长和直径都不到3米,有效载核只有880公斤。神舟十号的有效载荷并未公布,它的直径和联盟TM号飞船相仿,估计有效载荷700公斤。
也就是说,航天飞机是美国雄厚技术实力的象征,无论是俄罗斯和中国都无法匹敌。把女教师发射上太空,进行授课,是美国对自己技术实力的一种炫耀。
最终的关键问题来了:王亚平和麦考利夫、摩根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在于,麦考利夫、摩根在被招募时都是平民身份。摩根后来被NASA招募,也是作为“载荷科学家”,没有军队头衔;而中国宇航员,不论是男是女,都是现役军人。现役军人当然可以在中小学做各种讲座,但是“进入课堂”,他(她)的身份就是教师了。军人进入中小学课堂,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军国主义色彩,这是美国着力避免的。
这就是为什么美俄之前有过无数次天地连线、拍过各种关于太空失重环境的科教纪录片,但只有一次“太空授课”,而中国敢来第二次。作为一个混合着彼得大帝和义乌小贩气质国家,中国的举动倒是不令人感到意外。
中国的精神还停留在中世纪,却拼命涂脂抹粉把自己扮成“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者”,只为给一些人续命。天知道这些稻草是扔在了溺水者的手边,还是骆驼的背上。只是希望在未来,能够装得更像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tes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