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笔记 |
昨天晚上看完《超级女声》,下楼云跑步。因为MRR出差,所以必须带着家门钥匙,沉甸甸地跑不快。小区“峡谷”空无一人的灯光小道和一汪闪亮的水吸引了我,于是下到水边。
我看到对面的池壁上有一只肥硕的油葫芦,我想看看把它弄下水去会发生什么情况,于是踩着水中间的垫脚石走到对面。没想到,池壁上趴着无数的油葫芦和蟋蟀,没等我动手,它们就纷纷跳进水中, 像青蛙一样蹬着水面游开去,又爬上了附近的池壁!
真是强悍的生物呀。我弯下腰,想把池壁上一只看来很有“城府”的大油葫芦赶下水,没想到看见一对合拢的翅膀。我以为是一只在夜晚无法飞动的蝴蝶,没想到捉上来一看,却是一只刚刚从若虫(注一)水虿状态蜕壳而出的蜻蜓!它的翅膀还没有干透,也没有像长成的蜻蜓那样展开,而是像豆娘一样在上方合拢着,闪着柔弱的光。而它的腹部还没有长成蜻蜓那样的拉长的花生米形,而是介于水虿和蜻蜓腹部形状之间的柳叶形,就像一只红蜻。我把它放回原处,这个未来的飞行杀手竟然不能站稳。她是那么地纯洁美丽,和邪气的水虿外壳成鲜明的对比。看见一只就看见很多只,我发现池壁上布满了新生的蜻蜓!
它们闪亮的翅膀就像耳朵倾听着黑夜,把默默的感激注入这个不为人知的奇妙时刻。
注一:经历全变态,即有蛹这个阶段的昆虫的幼体叫幼虫,而不化蛹的昆虫幼体叫若虫。一般进化程度比较高的昆虫,比如膜翅目和鞘翅目的昆虫都有幼虫,而比较原始的昆虫蜻蜓就只有若虫阶段。
很显然,结构简单,蜕皮容易的蠕虫或蛴螬状幼体是比较经济的解决方式,但代价是它们只要经历长期的化蛹阶段才能长成会飞的基因散布器--成虫。
前一篇:超级女声表现出泯主的局限性
后一篇:最后一枪,它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