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天3场!还有哪5个省会没有跑马?换个角度看中国省域及城市经济

(2018-01-26 23:37:30)
标签:

每天3场!

还有哪5个省会没有跑

换个角度

看中国省域及城市经济


每天3场!还有哪5个省会没有跑马?换个角度看中国省域及城市经济

 

胡文

 

全年赛事1102场,平均一天3场,参赛人次近500万,直接从业人口数72万,间接从业人口数200万。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

 

125日,2017年中国中国马拉松年度盛典在上海举行。中国田径协会当天发布了“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和“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等,呈现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最新发展态势。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涵盖了含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较上年增加了101个城市。

 

从省域范围看,浙江省举办了152场排名第一,江苏省举办了149场紧随其后,排在第三的广东省举办了103场。

 

从城市范围来看,举办赛事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69场、上海63场、杭州47场,东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城市举办赛事较为密集。

 

2017年,全国2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举办了全程马拉松赛事,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济南等是少数没有举办全程马拉松的省会城市。

 

2017年,获得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的有44个、银牌赛事的有38个、铜牌赛事的有79个。同时,北京、上海、扬州、厦门、东营5个马拉松赛事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赛事,重庆、兰州、广州3个马拉松获得国际田联银标赛事,太原、衡水、杭州、深圳4个赛事获评国际田联铜标赛事,12项国际田联金、银、铜标赛事总数在全部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而在2010年时,中国田协主办的赛事中仅有北京和厦门两项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按照跑者户籍所在地统计,2017年参加中国田协认证赛事的跑者中,来自江苏的数量最多,共有76469名跑者参赛,在全国占比10.10%,比2016年增长了19.33%。湖北、广东、山东、福建、浙江等省紧随其后。而在全部参赛选手中,共有3663人次的男选手在全程项目中跑进3小时,772人次女选手跑进3小时20分。

 

20171102场规模赛事中,全程马拉松参赛人次最高,突破了235万人次,其次为半程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次超过134万。

 

在跑者的性别比例上,参加中国田协认证赛事的跑者中男性占73.84%,女性跑者占27.16%。从2014年到2017年女性跑者的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女性跑者的数量和参赛频次都在显著提升。

 

 马拉松几乎就是丈量城市的一种运动。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马拉松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活力的最佳平台。因此,马拉松在国内迅速普及。同时,马拉松也是对城市空气和环境质量的直观检验,加之人们对健康以及形体更加追求,更使马拉松炙手可热。2017年,主办马拉松的城市增幅达到了75%,足见其发展之迅猛。

 

从省域范围看,无论是主办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都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前者,浙江、江苏和广东排在前三;后者,江苏、湖北、广东排在前三。除湖北外,浙江、江苏和广东都是经济大省。而广东以接近9万亿的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相比之下,广东马拉松的发展与经济规模还不匹配,还有不小差距。

 

从城市看,北京、上海、杭州赛事数量分列前三,形成了“北上杭”格局。相比之下,广州、深圳还有差距。马拉松的赛事等级与城市实力有关系,但并无绝对关系。比如在省会济南都没有马拉松赛事的情况下,东营马拉松赛事居然办成了金标赛事,而另一个河北城市衡水也办成了铜标赛事,从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这一标准来看,广州深圳均需努力。

 

马拉松的升温,使中国田协的存在感前所未有。按照中国田协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超过1900场,其中中国田协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在上述报告中,直接对没有举办马拉松的省会城市毫不客气地点名,中国田协的强势可见一斑,预计这些没有举办马拉松的城市,有望在今明两年告别这个不甚光鲜的标签。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2015世纪之问:美国将会衰落吗?中国将超过美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