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市值深圳为何甩了上海几条街?应验一年半前那个的判断: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因为结构优势大于

标签:
10万亿市值深圳为何甩了上海几条街因为结构优势大于规模优势! |
10万亿市值深圳为何甩了上海几条街?应验一年半前的那个判断: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因为结构优势大于规模优势!
胡文
史诗级城市PK!10万亿市值深圳,猛甩上海几条街,多出1个广州或3.5个成都!
光看这个标题,就像打了鸡血。不错,来自中国基金报的这篇报道,在朋友圈刷屏了。
因为央企聚集,北京的上市公司总市值遥遥领先,2017年11月底达到了23.59万亿元人民币,广州总市值则为2.62万亿。这篇报道盘点并披露了深沪以下一些关键数据。
2013年底,总部在上海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3.34万亿,深圳为3.13万亿,上海高出深圳2100亿元或6.7%。
2014年底,蓝筹股暴涨后,深圳的总市值曾非常接近上海,两者分别为4.76万亿和4.79万亿,两者相差不到1%。
2015年,上海总市值增长略高于深圳,差距被拉大到了2900亿元,上海的总市值为7.04万亿,深圳为6.75万亿。
2016年,成为深圳反超上海之年。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逆市增加了1200亿,总市值达到了6.87万亿。上海总市值略有下降,为6.66万亿,比深圳少了2000多亿。
2017年11月底,在A股、H股和美股上市的深圳公司总市值达到了10.04万亿人民币,而上海为7.5万亿。短短11个月时间里,深圳领先上海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从2000多亿激增到了25000多亿。
2015年腾讯控股涨了35%,2016上涨近25%,成为了深圳总市值增长的最大功臣。中国平安2017年股价出现翻倍式暴涨,2017年11月底市值达到了1.24万亿元。
注册地在香港,实际总部在深圳的顺丰控股,没有被计算到深圳总市值中。若是把2300亿市值的顺丰控股以及借壳深深房的恒大也算到深圳,深圳的领先优势会更大。
为什么在上市公司总市值这一指标上,深圳甩开了上海几条街?在“文过是非”看来,这恰恰应验了深圳大学教授魏达志一年前的判断,区别只是没有想到应验得这么快:为什么说长远来看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因为结构优势远大于规模优势。与此同时,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给了更高的溢价。比如像华大基因这样,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但并不妨碍它创造了高达千亿的市值,至今还在800多亿元。
2016年7月19日,魏达志在深圳一个论坛上表示,从长远来看,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这是由上海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政经氛围所决定的。其秘诀就在于,结构所导致的优势远大于规模的优势。
魏达志说,上海的所有制结构为央企:地方国企:外资企业:民企比重为1:1:1:1,最具活力和最具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的比重仅为上海产业结构的1/4,央企和地方国企的由于机制问题创新的动力是不足的,外资企业即便是有创新成果,也是外国企业的成果,与上海无关。而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由于在资本、市场、人才方面都受限于大环境的影响,所以即使有创新的动能,但也很难发挥出来。与之相对比,深圳的所有制机构却极为简单,90%的都是民营企业或者个体企业,国企、央企和外企所占的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直以来深圳的营商环境竞争是最充分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梦想之城。
在对比两座城市的企业品牌,上海的经济总量虽然仍远超深圳,但上海本地品牌几乎微乎其微,深圳却走出了华为、中兴、腾讯、万科、大疆、比亚迪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业。当人们惊呼上海终于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块即将量产的石墨烯电池的时候,他可能并不知道研发石墨烯电池的这家企业东旭集团其实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北京民营企业,其上海研发中心只是率先发布了石墨烯电池而已。
其实,在中国基金报的报道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对比深圳和上海的1000亿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第4名到第10名的上市公司对应市值相差不大,差距主要在前三名,深圳的腾讯、平安和招行的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而上海最强的交行、浦发和上汽合计市值只有1.16万亿元。从总体结构来看,上海市值前8名全部被国企占据(交行、浦发、上汽、太保、联通、宝钢、上港和国泰君安),千亿市值公司中只有靠后的携程网和复星国际两家。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前7名中,有5家上市公司结构以民营为主的,分别为腾讯、中国平安、万科、平安银行和比亚迪。
另外,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给了更高的溢价也是深圳总市值超越上海的重要原因。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民企体现出更大的体制优势。比如,深圳90%的研发机构集中在民企。2016年深圳PCT专利申请量为19648件,同比增长47.64%,仍然维持高速增长,申请量占国内企业和个人申请总量的46.59%,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的首位,充分反映了深圳企业国际化经营质量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
有趣的是,12月2日,曾任深圳市副市长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唐杰在第六届凤凰网财经峰会发表的“城市的跃升”主旨演讲同样回答了深圳逆袭上海的原因所在。
唐杰说,深圳是一个最低端产业出发的城市,1985年来料加工,1995年做仿制生产,2000年开始做大规模制造,目前成为全球制造创造业的顶端。深圳拥有375家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在1万家能够融资的企业里,只有1%的企业能从A、B、C三轮突围出来上市,相当于375家企业从四个亿的公司中杀出来,这是市场充分竞争和筛选的结果。在PCT专利申请量方面,广州是深圳的1/10,北京是深圳的1/3,上海是深圳的1/10。2017年当再看PCT专利申请量排名的时候,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不是新闻,深圳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也不是新闻,因为深圳目前和德国就差100件,这就是为什么深圳可以如此快速增长的原因。在过去20年当中,国际专利增长最快的领域就是数字、通讯、计算机技术,这就是深圳能够走向世界城市前列的根本动力。
深圳如何在过去40年,从做最低端的服装箱包做起,到无所不包的仿造,深圳能从低端迈向高端,靠的什么?唐杰说,靠的是把北京作为中国最高端的科学发现,在深圳成为一个最大规模的产业化过程。深圳的最大伙伴是北京,但是北京最大的伙伴不是深圳,是硅谷。他表示,可以看到深圳、北京、硅谷,构成了一个全球的创新三角,这样一个创新三角可能还会持续,还会带动中国的整体创新过程。
还是那句话:放开手,让深圳自由和奋力奔跑!深圳总能超乎想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